的位面土著部隊作為卡片士兵,極大的提升了國服第四區在最終決戰環節當中的整體競爭力。
作為大亂鬥環節的冠軍獲得者,王逸塵得到的位面土著部隊的招募份額,是所有遊戲者當中最高的,他可以將三國部隊百分之四十的力量,都帶入到最終決戰環節當中去。
這已經接近三國部隊總實力的一半了,等於一下子得到了超過一萬名強力的卡片士兵,好處之大,可想而知。
不過他的主角養殖位面,終究只是c級位面的實力,就算經過多次提升,也不過就是接近b級位面的實力,就算給他的招募份額是所有遊戲者當中最高的,但想跟那些真正的高等級遊戲者們硬肛,還是力有不逮。
所以王逸塵也沒有因為自己的獎勵最豐,就得意忘形,而是很慎重的挑選著自己的三國部隊。
三國部隊當中,最強大的位面土著單位,自然就是那些一流猛將們了。但是這些一流猛將們在三國部隊當中所佔的招募份額太高,往往招募一個猛將,就要消耗百分之五左右的招募份額,這要把猛將們全招過來,王逸塵大概連一個兵都招不到了。
而且經過這麼多場戰鬥,王逸塵也認識到,在萬人以上規模的大戰當中,一流猛將所能起到的作用,並沒有他想象的那麼大。
一流猛將在很些時候能起到提振士氣,甚至一錘定音的作用。但更多的時候,個人勇武在大規模戰鬥中所能起的作用有限,一個一流猛將在一場戰鬥中正常的殺敵數量,絕對不會比一百個普通士卒更多,但招一百個普通士卒所消耗的招募份額,還不會超過百分之一,所以招募一流猛將的價效比其實是比較低的。
相比較之下,統帥型的武將在戰鬥中所能起到的作用,要比單純的猛將大得多。之前給了王逸塵相當大壓力的亞歷山大大帝就是一個明證。
所以王逸塵最終招募了曹純和陳到這兩個實力品質比一流猛將要低一個檔次,但統帥值很高的統帥型將領。而一流猛將只保留了箭術超群,統帥值同樣也不低的夏侯淵,和三國部隊第一猛將,最鋒利的尖刀人物趙雲。
這四員將領,一下子就消耗掉了王逸塵百分之十八的招募份額。
剩餘的招募名額,王逸塵大半用在了虎豹騎的身上。這支三國頂級的重騎兵部隊已經在之前的戰鬥中證明了其強大,尤其最後一場對陣強大的古希臘部隊的時候,即便不考慮王逸塵的輔助因素,那一連串的突破也是蕩氣迴腸。
消耗了百分之二十左右的招募份額,王逸塵招募了一千餘騎虎豹精騎。
最後的一點招募份額,王逸塵給陳到配備了三千白耳兵。這種步兵物美價廉,在陳到的帶領下威力也是不俗,算是性比價極高的兵種了。
“積分商城部分開放,各位參賽者可以在最終決戰環節開始之前,憑積分選購商品……”
當王逸塵選定他的卡片士兵之後,光腦的第三波獎勵提示也出現了。不過這一次不再是無償獎勵,而是需要積分去兌換的獎勵。
同時,最終決戰環節的相關比賽流程,也以文字資料和影片資料的方式,出現在了所有遊戲者的光腦之中。
當看清最終決戰環節的資料時,王逸塵樂了。這個最終決戰環節的比賽模式,居然跟他和白小歸等人之前在“靈魂競技”位面訓練過的電競比賽非常相似,都是類似即時戰略類遊戲的pk模式。
參賽者一開始,會擁有一個主基地,幾個採集資源的奴隸,然後透過採集資源,建造相關建築來進行攻防。
稍微有些不一樣的是,這個最終決戰環節,參賽者所能創造的作戰單位,並非是無限的,而是有固定的數額,並且能造什麼兵種,也是一開始便已經決定了——沒有錯,參賽者們能生產的單位,正是他們從之前位面大亂鬥環節的主角養殖位面當中,所兌換出來的位面土著。
這個細節上的差距,導致最終決賽環節當中,你能製造出來的單位是固定的,所以每一個單位都非常重要,這對操作水平的要求顯然是更高了。那種打快攻打兵海戰術的遊戲者估計要鬱悶了……
另外一個差別,就是最終決賽環節一開始免費贈送的英雄,不再是遊戲裡的人物,而是操控比賽的遊戲者本身。
比賽一開始,遊戲者將以“英雄”的身份登場,直接參與到比賽當中去。當然,為了遊戲平衡,遊戲者們的能力將會做相應的調整,所有遊戲者都將擁有“遊戲人物體質”這一技能,同時他們的卡片將被限制使用,卡片士兵和一些過於強大的群體殺傷性手段,都將不允許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