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部分(2 / 4)

小說:大秦帝國 作者:冬兒

名目繁多,佩玉便成為身份地位的象徵物之一。即或是庶民百姓,也常有玉魚、玉虎、玉墜等簡單玉器佩帶於身以示吉祥。戰國之世禮儀大大簡化,玉器飾物的佩帶也相對簡單多了。春秋時期那種一組十多件掛滿全身的大型長串佩玉已經不再是貴胄們的必須禮器了,單件玉佩開始成為日常飾物,各種玉具如玉璧、玉璜、玉人玉劍等便成了寓意祥瑞的擺設器具。雖然佩玉禮儀簡化了,但由於進入了鐵器之世琢玉工具大是進展,玉器製作卻是比春秋時期更為精細了。精工製作的大型單件玉佩便成為天下難得的寶玉。當時,秦國的藍田玉是天下名玉之一,與西域胡玉(即後世所說的新疆和闐玉)、楚國荊玉一起被天下稱為“三玉”。王稽帶來的這具玉佩便是以藍田玉為材,由秦國王室尚坊玉工精心琢磨的大型單件玉佩——玉龍金睛佩!這玉龍佩卻是非同尋常,玉材潔白晶瑩,一看便是極為罕見的羊脂玉;玉佩分明是一方整玉琢成,通體九寸九分,連同龍頭龍尾共有十三道彎曲;最為神奇者,玉龍通背為黑色龍紋鱗甲,眼睛為火焰般紅色,眼珠卻是黃澄澄金色!若說這墨鱗火眼是難得的玉材天賦,這玉龍鑲金睛便是戰國之世天下一等一的琢玉技法——玉鑲金。金中鑲玉本來就已經是非常罕見了,這玉中鑲金簡直就是巧奪天工聞所未聞了。饒是魏齊見多識廣,一時間也目眩神搖了。

“好!好!好!”魏齊一連重重地說了三聲好,“天賦奇材,絕世巧工,秦尚坊刻印,此三宗足使此寶萬世不朽也!老夫之見,便叫它玉龍金睛尚坊佩,貴使以為如何?”

“丞相法眼天下第一,品評自是無差矣。”王稽連忙跟上一句。

“特使如此待我,老夫卻何以為報?”魏齊在廳中轉悠幾步,突然轉身,“特使便說無妨,何事相求於老夫?”

王稽笑道:“原是秦王敬重丞相當國,欲修兩國之好,豈有它哉。”

“秦國當真要與魏國修好結盟?”

“丞相明察:秦魏雖為夙敵,然則時移勢易,趙國齊國雄心勃勃,已成天下大患。當此之時,秦魏已無衝突,若不攜手抗禦趙齊,秦國不安,魏國更是危在眉睫也。”

“說得也是。”魏齊皺著灰白的長眉轉悠著,“且不說這趙國素來覬覦大魏,便是這齊國,剛剛從滅國劫難中緩過勁兒來,便要對我大做手腳,當真不可思議也。”

“噢,想起來了。”王稽恍然一笑,“在下也曾聞得,齊國要收回被魏國奪取的老宋國土地。若是如此,秦國可援手魏國共抗齊軍。”

“不不不。”魏齊連連搖手,“與魏國開戰,目下齊國還沒那份實力。老夫所說,是齊國那個安平君田單,竟敢買通我方使臣做我手腳,分明是欺我魏國無人也!”

“有此等事?”王稽驚訝得睜大了眼睛,“中大夫須賈能被齊國買通,匪夷所思!”

“須賈乃老夫臂膀,忠心事國,如何能被收買了?被買通者,須賈主書也。”魏齊回身高聲問,“家老,那個書吏叫何名字來?”

守在門廊下的家老立即答道:“稟報丞相:范雎。”

“一個書吏,何勞丞相動氣了。”王稽笑了,“莫非齊國文士都讓樂毅殺光了不成?”

“對呀!”魏齊哈哈大笑,“齊王少見多怪,竟硬是認這個書吏做大才,派田單親賜他十金並一車齊酒,還要用五城交換這個小吏,豈非滑天下之大稽麼?”

“哪?丞相如何處置這個書吏了?”

“老夫方才得知,還沒想好如何處置。哎,莫非特使也有意這個小吏?” 突然,魏齊神秘地擠著老眼一笑。 王稽哈哈大笑:“笑談笑談,在下當告辭了。”

魏齊也是一陣大笑:“好!改日老夫便讓你晉見魏王,商定秦魏修好便了。”

一番笑語,家老便又殷殷將王稽送到了府門。此時門吏已經特意將王稽軺車請進了大門庭院,王稽便在影壁後登車,從車門轔轔去了。回到驛館正當暮色,王稽草草吃得些許飯菜,便來到了小小書房,竟是徘徊思忖,一時理不出個頭緒來。

臨行之前,秦王特意與他有過一次密談。雖然王稽官爵不高才具也平常,卻是跟隨秦王四十多年的老人了。當年秦王母子在燕國做人質,王稽便是隨行總管。依照秦法,除非有大功勳,他這種事務家臣是不能做大臣的。秦王即位,他便被封了一個“謁者”的官職。謁者是掌管國君文札傳送的事務官員,嚴格說,還只是“吏”,而不是“官”。但由於此吏是職掌國君事務,自然便是實權機密要職,尋常大臣也不將他做吏員看待。這謁者做了二三十年,宣太后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