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部分(3 / 4)

小說:大秦帝國 作者:冬兒

。今民求官爵皆不以農戰,而以巧言虛道,此謂佻民。佻民者,其國必無力。無力者,其國必削……”

“停!《賞刑第十七》。”

“聖人之為國也,一賞,一刑,一教。一賞則兵無敵。一刑則政令行。一教則下聽上。夫明賞不費,明刑不戮,明教不變,而民知於民務,國無異俗。明賞之猶,至於無賞也!明刑之猶,至於無刑也!明教之猶,至於無教也……”

“停!”蔡澤拍案狡黠地一笑,“你言能倒背如流,老夫便換個法式:王子可在《商君書》中選出十句精言,足以概觀商君法治之要!嘿嘿,能麼?”

少年趙政卻是絲毫不見驚慌,一拱手從容道:“政讀《商君書》,原是自行挑選揣摩,綱成君之考實非難題。十句精髓如下:國之所以治者三,一曰法,二曰信,三曰權。”

“一句!”場外老秦人竟不約而同地低聲一呼。

“法無貴賤,刑無等級。”

“兩句!”

“自卿相將軍以至大夫庶人,犯國法者罪死不赦。”

“三句!”

“法已定矣,不以善言害法,故法立而不革。”

舉場肅然無聲,人們驚訝得屏住了氣息忘記了數數,只聽那略顯童稚的響亮聲音迴盪在整個王城廣場:“明王任法去私,而國無隙蠹矣!殺人不為暴,賞民不為仁者,國法明也。刑生力,力生強,強生威,威生德,德生於刑,故能述仁義於天下。以刑去刑,刑去事成。凡戰勝之法,必本於政勝。凡將立國,制度不可不察也,治法不可不慎也,國務不可不謹也,事本不可不專也。聖人治國,不法古,不修今,因世而為之治,度俗而為之法……”

“萬歲——王子政——!”全場老秦人沸騰了起來。

蔡澤矜持地揮手作勢壓平了聲浪,回身向大臣坐席一拱手道:“老夫已經考完,諸位若無異議,老夫這便公佈考績。”

“且慢!”太子傅亢聲站起,“《商君書》乃國家重典,孤本藏存,本府王子學館尚無抄本。王子政生於趙國居於趙國,卻是何以得見?若是以訛傳訛,豈非流毒天下!事關國家法度,王子政須得明白回答!”

蔡澤冷冷道:“此與本考無涉,答不答只在王子,無甚須得之說!”

少年趙政卻一拱手道:“敢問太子傅,我背《商君書》可曾有差?”

“老夫如何曉得?!”

“敢問太子傅,昭王時曾給各王子頒發一部《商君書》抄本,可有此事?”

“老夫問你!不是你問老夫!”

蔡澤呷呷笑道:“此事有無,請老長史做證。”

老桓礫站起高聲道:“昭王四十四年,王孫異人將為質於趙。昭王下詔:秦國王子王孫無分在國在外,務須攜帶《商君書》日每修習,不忘國本!始有此舉也。”

少年高聲接道:“趙政之《商君書》拜母所賜,母得於父王離趙時託付代藏。敢問太子傅,此番來路可算正道?可合法度?”

老太子傅面紅耳赤,卻對著蔡澤惱羞成怒道:“此子年方幼齒侃侃論道,詭異之極!非是妖祟便是方術!斷不能定考!”

“老大人當真滑稽也!”蔡澤呷呷大笑,“戰國以來,少年英才不知幾多。魯仲連十一歲有千里駒大名。上將軍嫡孫蒙恬與王子政同年,已是文武兼通才藝兩絕。甘茂嫡孫甘羅,今年方才五歲,已能過目成誦,咸陽皆知也!一個王子政背得《商君書》,卻有何大驚小怪?天下之才,未必盡出一門。老大人,悲乎哉!”話音落點,全場不禁轟然大笑……

一場文考宣告了結:趙政、成蛟、公子騰三人進入武校;其餘王子皆行退出遴選,於太子傅府善加少學!隨著正午開市文考散場,咸陽坊間便流傳開了王子趙政的神異故事:過目成誦對答如流直如神童一般!見識更是一鳴驚人舉朝莫對,太子傅張口結舌,主考綱成君百般詰難而不倒,連秦王都說容當後議,不亦神哉!只是王子自報名諱曰趙政,坊間傳聞卻是老大不悅,紛紛說王子若是再叫趙政,國人便上萬民書請逐這個自認趙人的王子政,縱是神童也不稀罕!

文考散去,呂不韋拉過蔡澤蒙驁一番商議,三人便立即匆匆進了王城。暮色降臨時,秦王特急詔書到了太廟令府:“王子政歸秦數年,未入太廟行認祖歸宗大禮。著太廟令即行籌劃,兩日內行此大禮,使王子政復歸王族嬴姓!”與此同時,又一道詔書頒行朝野並張掛咸陽四門:“秦王允准上將軍蒙驁之請:立儲校武延遲三日,於四月初八日在咸陽校軍場舉行武考。國人無分有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