訊息一出,咸陽老秦人無不驚訝,一時爭先恐後到咸陽令官署登入姓名爵位領取通行官帖,直是籌備年節社火一般熱鬧。四月初三這日清晨,有爵國人絡繹不絕地進了咸陽王城正殿外的車馬廣場,層層疊疊安坐在早已經搭好的圓木看臺上,連同六國使節與尚商坊的富商大賈,滿蕩蕩幾近萬人!這些老秦人雖有耕戰爵位,然真正進過王城的卻也實在沒有幾個,今日逢此祖輩難遇的良機,一邊滿懷新奇地打量議論王城氣象,一邊盯著正殿前一片黑壓壓坐席紛紛揣測考校之法,竟是人人亢奮不已。倏忽日上城角,大鍾轟鳴一聲,全場頓時沉寂下來。
“卯時已到!綱成君職司文考,伊始——”
隨著司禮大臣的宣呼,蔡澤昂昂然走到殿前第三級臺階的特設大案前站定,從案頭拿起一支熠熠生光的金令箭高聲道:“本君奉詔主考諸王子文事,此前業經初考,已入軍旅之三王子因少年無學而棄考。今日參與大考者,十位王子也。大考之法:文事三考,答問史官實錄,考績朝野可證。三問不過,即行裁汰,不得進入武校!諸王子入場——”
十個少年王子應聲入場,走到殿前階下十張大案之前肅然站定,無分長幼盡皆一式衣冠:頭頂三寸少冠,身著黑絲斗篷,腰間牛皮板帶懸一支青銅短劍!個個英挺健壯,當即引來老秦人一片由衷地讚歎。
“諸王子入座。”蔡澤的呷呷亮嗓迴盪在王城廣場,“第一考,應答者自報名諱,應答不出者書吏錄名。諸位王子可否明白?”
“明白!”王子們整齊一聲。
“第一問,老題:秦國郡縣幾何?有地幾何?人口幾多?”
哄嗡一聲,全場議論便如風過林海。人們不約而同地驚訝,此等問題也算學問?然一思忖,對於即將成為國君的王子又豈能不是學問?左右說不清,還是先看王子們如何應對,全場哄嗡片刻復歸平靜,萬千眼睛都盯向了十位王子——王子們卻顯然是一片迷惘,你看我我看你期期艾艾無人開口。
“算甚學問?大父立嫡便問過!”一個王子紅臉高聲異議。
“對!老問不算!”
“該考學館所教之學!”王子們紛紛附和。
“嘿嘿!”蔡澤微微冷笑,“諸位王子說得不錯。此一老題,乃當年孝文王為太子時選立嫡子而首次提出,至今已經十餘年。老夫記得卻清:當時昭襄王得聞諸公子竟不知邦國實情,大為驚詫!特命太子傅府編修邦國概要,以為王子少學。十年已過,老題重出,諸王子卻說沒學過,此何人之責乎?”
節外生枝,殿前大臣與全場有爵秦人無不大感意外。果如蔡澤所言,秦昭王已經將邦國情勢定為王子少學而王子們依舊懵懂如故,這太子傅府說得過去麼?正在眾人疑惑之際,一個白髮蒼蒼的老臣從蔡澤身後的大臣坐席區站起憤然高聲道:“綱成君之意,要追究老夫翫忽職守麼?”
“秦王口詔——”司禮大臣突然在殿階高處一聲宣呼,“今日大考王子,餘事另論。諸王子惟問是答,不得對考題辯駁。大考續進——”
“老臣奉詔!”蔡澤與太子傅向殿口肅然做禮。
“我等奉詔!”王子們齊聲領命。
蔡澤回身就案:“上述一問,可是無人答得?”
“我知道有內史郡……”
“我知道有河西六百里,秦川八百里,土地總數麼……”
兩人吭哧之後,大多王子們都紅著臉不吱聲了。此時一個英俊少年突然挺身站起一拱手道:“成蛟答得人口土地,只是郡縣記得不全!”
蔡澤拍案:“若無人全答,王子成蛟便可作答。”
“趙政全答!”西手一個王子挺身站起,見蔡澤一點頭,便從容高聲道,“秦國有郡一十五,有縣三百一十三;秦國目下有地五個方千里,華夏山川三有其一;秦國目下人口一千六百四十萬餘,成軍人口一百六十餘萬。”
“知道十五郡名麼?”蔡澤呷呷笑著加了一問。
“十五郡為:內史郡、北地郡、上郡、九原郡、隴西郡、三川郡、河內郡、河東郡、太原郡、上黨郡、商於郡、蜀郡、巴郡、南郡、東郡。三百一十三縣為……”
“且慢!”蔡澤驚訝拍案,“王子能記得三百餘縣?”
“大體無差。”
“好!你只須答得全內史郡所有縣名,此題便過!”
“內史郡二十五縣,從西數起:汧縣、陳倉、雍縣、虢縣、郿縣、漆縣、美陽、斄縣、好畤、雲陽、杜縣、高陵、頻陽、芷陽、櫟陽、驪邑、藍田、上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