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1部分(2 / 4)

小說:大秦帝國 作者:冬兒

人?”紅衣少年目光閃爍道:“老師,這,這是揣測,算不得憑據。”荀子悠然一笑:“老夫當年入秦,《正名》篇全文只被應侯范雎索得一卷。應侯徵詢老夫:將軍蒙驁與他交誼篤厚,其子蒙武好學,《正名》篇全文抄本能否饋贈其蒙氏一卷?老夫念及將門求學,便破例答應了。三惑之說,惟留秦本有之。小子誦得《正名》,記得三惑,不是蒙氏之後麼?”

“老師明察!蒙恬隱名,願受懲罰!”

“小子快意人也!你只說,果是要在蒼山求學麼?”

“老師……”蒙恬憋得一臉通紅,卻說不出話來。

“蒙恬呵,老夫明白說話。”荀子輕輕叩著石案,“你若果真求學,必有大成,老夫自當悉心育之也!然則,老夫雖居山野,卻也略知天下風雲。甘氏歸秦,將甘茂之孫甘羅送來蒼山修學。由是,老夫知方今秦國正在低谷艱危之時,蒙氏已是秦之望族國之棟樑。當此之時,你能置身事外而做莘莘學子乎?便是當真求學,又何須不遠千里苦尋魯仲連舉薦?再者,你天賦過人,又喜好兵事,亦終非治學之人也。凡此等等,你豈能當真為求學而離國有年蹉跎在外也!”

“老師!”蒙恬撲地大拜,“蒙恬淺陋無知,老師教我!”

荀子扶起了泣不成聲的少年。蒙恬拭去淚水,便從頭至尾將十多年來秦國的變故備細敘說了一遍,末了坦然道:“少君與王翦及弟子三人遇合,只想為秦國求才,以備文信侯之後將相可倚。只因歆慕老師與魯仲連大名,我便借祭祖之名離國,實則只想借遊學之機尋覓人才,並無他圖。若擾亂學館,蒙恬自當即刻離去。”

“小子差矣!”荀子喟然一嘆卻又一笑,“以小子眼光,蒼山可有人才?”

“有!李斯、韓非、甘羅!”

“陳囂算不得一個?”

“恕弟子唐突……陳囂似更宜治學。”

“不錯,小子尚算識人也。”

“老師是說,三人可以入秦?”蒙恬大是驚喜。

“小子好算計也!”荀子朗朗笑了,“人各有志,雖師不能相強。老夫只知你來意便了,至於各人何去何從,非關老夫事也。”

“弟子明白。謝過老師!”蒙恬又大拜在地重重叩了一頭。

三、初行出山禮 老荀子慷慨一歌

立秋時節,公孫龍子帶著十三名高足由春申君陪同來了蒼山。荀子以蒙恬之法對之,只與春申君悠悠然坐在山坡蘭草中,聽老而彌辣的公孫龍子與蒼山弟子們輪番大戰。也是三日三夜,公孫龍子終歸還是“今日拜服”了。此番論戰,李斯韓非陳囂甘羅魯天大顯才學,被春申君呼為“蒼山五才”,各賜每人精工編織的蘭草冠佩一套,學館少學弟子們每人賜酒一斗;饋贈公孫龍子青銅軺車一輛、郢金兩百、蘭陵酒三車、弟子每人一頂蘭草冠。由是滿山歡呼,兩門弟子各各盤桓論學,荀子與公孫龍子慨然敘舊,蒼山學館整整熱鬧了半個月。

倏忽大半年,魯天已經成了頗得學子們喜歡的小師弟。

三位秉性大不相同的大弟子,都與魯天甚為相得。總領學館事務的大弟子李斯,覺得這個小師弟學問頗豐又精幹利落勤快異常,但有空閒便來幫他打理瑣碎事務,從來沒有出過一件差錯。韓非乃韓國貴胄公子,鋒稜閃閃又傲骨錚錚,更兼口吃語遲,尋常便是獨來獨往,很少與學子們親密過從,與李斯恰成鮮明對照,在少年弟子們中便得了“熱李冷韓”之名。便是如此一個人難相與的韓非,卻偏偏與這個新入館的小師弟說得相投,動輒便從少學弟子群中拉走魯天去僻靜處論辯駁難,一說便是一兩個時辰。小甘羅憤憤不平,便時常嚷嚷:“韓非學兄忒也偏執!只與魯天論學,我等便如此不肖麼?”韓非聞之便是冷冷一笑悠然吟唱:“魯天見識尋常,博聞強記多才多藝,卻在我之上也!如此活典,交誼有益也!”陳囂卻是敦厚實誠之人,覺得小師弟魯天雖然年少,卻是信言信行毫無浮華之氣,說起典籍學問也沒有韓非那般無端傲氣;便時常藉機相與,或上山採擷蘭草藥材,或在李斯處討得個出外差事,總要請準這個小師弟做幫手,一路娓娓論學不亦樂乎。一班少學弟子們也覺得魯天才學出眾,人卻比小甘羅謙和了許多;誰有難處但找魯天,這個新師弟都會熱忱相幫絕無任何推委之辭;時日一久,便也紛紛將魯天視為可交之士。少學領班小甘羅很是不悅,每每尋釁魯天縫隙瑣事打嘴仗,魯天卻都是呵呵笑得一陣便迴避開去,任甘羅紅著臉絮叨只一句話不說,甘羅嘟噥得一陣沒了脾氣便也喜笑顏開了。

冬日來臨,蒼山學館靜謐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