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聲掠地而來,短劍橫砍盾牌翻滾直攻下路!蒙面少卒大出意料,原地一個縱躍短劍攔下的同時,雙腳也被滾地而來的盾牌砸中,未及躍開便踉蹌倒地……
“停!”蒙驁怒聲大喝,“校武有回合,不許偷襲!”
“上將軍請勿責難公子。”蒙面少卒拄劍站起肅然一躬,“公子雖失校武節制,實戰卻是猛士上乘戰法!公子既視校武為實戰,不許我以其傷讓其兵,便當以實戰較量待之。戰場搏殺,秦軍銳士輕兵哪個不是帶傷死戰?此合小卒輸得心服!”
“敢問足下,”少年嬴政一拱手,“盾夾劍時為何不反擊?”
“實不相瞞,”蒙面少卒也是一拱手,“盾迎短劍,是試公子力量。我見公子並非神力,又想試公子應變之能。尋常新手,盾但夾劍便不知所以。公子能於瞬息之間趁力脫劍再行猛攻,實非我所料。”
“那是說,你若當即出盾反擊,我便沒有當頭攻殺之機?”
“正是。”
“既然如此,嬴政輸得心服!”
“敢請指教。”
“我原以為足下遲鈍不識戰機,既是有意考量,自然服膺!”
蒙驁哈哈大笑:“遲鈍不識戰機?你以為他是蠢豬宋襄公麼?”說罷大手一揮,“還有一合如何比?公子自己說!”
“角觝如何?”
“小卒奉陪!”
蒙驁點頭,中軍司馬一聲宣示,場中便山呼海嘯般歡呼吶喊起來。
角觝者,後世之摔跤也,相撲也。戰國之世,角觝是各國民間最為風行的搏擊遊戲,稱謂說法也各自不同。山東六國的雅言叫做“角抵”,庶民百姓卻呼為“胡跤”,說得是此等搏擊術原是匈奴胡人傳入。秦國也有文野兩種叫法,雅言叫做“角觝”,其音其意與六國雅言“角抵”相同,語意本源卻是不一。山東之“抵”,取人徒手相搏之象。秦語之“觝”,卻取兕牛以角觝櫻��蟆!痘茨獻鈾瞪健吩疲骸靶茴賈��躍鴆��釓V��雜h櫻�!幣蛔種�睿��潯駒從鏌狻G毓�揭笆�袢粗焙粑�傲條印被頡鞍眭印保�∑涫紙挪⒂每此�芙��痰拱淼怪�蟆N骱鶴��莆�敖塹窒貳保�笤甲源順晌�梢越�牘�⒌墓凵陀蝸貳:笫浪臥�背浦��跋嗥恕被頡罷�印薄G孛鷸�螅��蝦笠嵴紛�又����怯h得以“相撲”之名風行日本流傳至今,成為中國古老角觝術的活化石。此乃後話。
趙秦兩國胡風最重,兩個大國中都有許多戎狄匈奴部族化入,徒手搏擊的角觝之風更是濃烈,老少男女耕夫走卒盡皆以之為強身之法。這生於趙國其母又是趙女的王子嬴政既要與蒙面少卒比試角觝,在趙必是胡跤高手無疑!秦軍將士中更是盛行角觝撂跤,這蒙面少卒也未必不是一流鬥士。若是兵器較量,許多人還須得內行解說才能清楚。這角觝撂跤卻有一樣好處:熱鬧好看,誰撂倒誰誰絆倒誰誰壓住誰不得動彈,一目瞭然雖三歲小兒也看得明白。正因瞭如此,萬千人眾比看騎射兵器大是亢奮!
“角觝開始!三合兩勝!”中軍司馬令旗劈下鼓聲大作。
少年嬴政與蒙面少卒已經盡去甲冑,人各光膀子赤腳,惟腰間一根板帶勒住一條寬大短的本色布褲進入場中相對佇立。鼓聲一起,兩人便撲成了一團。一個翻滾起來,蒙面少卒箍住了少年嬴政後腰,只要發力,一舉撂倒少年無疑。便在此時,只見少年身形似側似滑,兩手後抓對方衣領,蹲身拱腰一步前跨,猛然發力大喝一聲,蒙面少卒竟一隻口袋般被重重摔到身前!
“撂倒!王子政萬歲——!”全場聲浪鋪天蓋地。
“再來!”蒙面少卒一聲大吼,間不容髮地一個翻滾兩手抱住少年嬴政兩腿猛然一帶,嬴政仰面跌翻在地。蒙面少卒隨身撲上,兩手死死壓住對手兩隻胳膊,少年嬴政三次滾身竟無法脫開!
“撂倒壓住!少卒萬歲——!”
中軍司馬一聲呼喝,兩人重新站起。少年嬴政儼然一個老練的胡人跤手,踮著步子向蒙面少卒逼近。便在嬴政一撲之時,蒙面少卒兩手閃電般一翻扣住了對手兩隻手腕猛力側向一帶,少年嬴政前僕一步身形未穩之時,蒙面少卒一個隨身滑步摟定少年後腰,接連大吼發力,少年嬴政被結結實實摔到地上,一口鮮血噴出身前黃土竟染成鮮紅!
“啊——!”全場一聲驚呼齊刷刷站起。
蒙驁始料不及,一時愕然不知所措。便在中軍司馬帶著太醫飛步趕到時,少年嬴政卻已經翻身躍起,衣袖拭著鮮血,非但毫無懼色,反倒步態穩健目光凌厲地踮著步子又逼近了蒙面少卒。剛剛站起的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