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部分(3 / 4)

小說:外交十記 作者:連過十一人

開的柬埔寨問題國際會議上相遇。梅傑舉止比較謙和。我說他是一顆“上升的星”,前途無量;他趕緊說自己還是一名“新兵”。會晤中,他試圖影響我們的基本法起草工作,如要求修改草案中有關駐軍的條款。我說,基本法是中國自己的事,如英方有好的建議,中方可以考慮,但對中方施壓以改變雙方商定的條款,那是徒勞的。我強調說,駐軍問題已寫入聯合宣告,是已經解決的問題,不應該重新提出來。在這次會晤中,梅傑同意雙方恢復聯絡小組的工作。 第二次見梅傑,是在那年秋天的紐約聯合國大會上。他再次提出,英方打算加快香港政制改革的步伐,增加香港立法局議員直接選舉的名額。我表示,政制改革必須與以後頒佈的基本法相銜接。中方主張在香港推行民主,但必須循序漸進。 此時,中英雙方圍繞著香港政制改革問題,悄然擺開了對立的陣勢。一場曠日持久的外交紛爭就要展開。&nbsp&nbsp 。。

香港迴歸中的中英較量(三)

中英在香港政制改革問題上的分歧,很快變成了外交談判桌上的爭端。 1989年底,隨著我國局勢穩定下來,經濟持續發展,西方國家開始鬆動制裁中國的立場。美國先派了特使秘密訪華,尋求與中國改善關係。英國不甘落於人後,也採取了主動。撒切爾首相決定派其外交顧問柯利達作為首相特使,於當年12月4日秘密訪華,轉交她給###總書記的正式信函,並與中方探討改善雙邊關係的可能。 這是中英雙方一次重要的接觸,為今後幾年雙方在香港政制問題上的交鋒拉開了序幕。 柯利達曾任駐華大使,是一位“中國通”,還直接參與了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談判。他對中國事務很熟悉,同時也深知如何捍衛英國的根本利益。在香港問題上,他與保守黨主流人士持有不同看法,卸去公職後,一直對英國政府的香港政策持批評態度,堅持主張維護與中國的合作,不與中方對抗。 但是,此次他作為密使來訪,是為了忠實地履行撒切爾首相的方針。 撒切爾首相致江總書記的信相當長。她在信中表示,希望雙方扭轉兩國關係惡化的趨勢,恢復過去的良好溝通,並重申了英方的立場:信守聯合宣告,特別保證“無意讓香港被用做進行顛覆的基地”,也不試圖使香港問題“國際化”。 然後,撒切爾筆鋒一轉,提出英方面臨著“大大增加”香港1991年立法局###議員名額的巨大壓力,對此不能視而不見。她要求中方起草基本法時,能與英方的安排保持協調。 柯利達抵京後,與周南副外長會談了一整天,全面討論了中英雙邊關係和香港問題。柯利達提出了增加兩國貿易、恢復官方高層接觸等改善雙邊關係的具體設想,也提出了英方準備大量增加1991年香港立法局###議席數目的要求,由10席增至20席。 第二天,江總書記會見柯利達,會談進行了近兩個小時。此時,柯利達亮出了英方的真意,說了這樣一段話:中英關係應作為一個整體看待,如在某一方面發生了困難,從整體上就很難取得進展。雙方如能就基本法和香港###問題達成諒解,恢復兩國良好關係的大門就是敞開的。 這顯然是把香港選舉問題當做恢復雙邊關係的先決條件。 江總書記當即頂回了英方這種施壓的手段。事後,英國駐華大使還特意向我方人員解釋說,柯利達這番話,是根據倫敦上級指示而談的。 大約半個月後,江總書記正式覆信撒切爾首相,充分肯定來信對中方示好的積極方面,並就香港立法局###比例問題表示,估計基本法最後方案與目前草案“不會相距過遠”。如果英方在1991年選舉中###議席數目超出過多,將來恐難同基本法相銜接。 這個意思就是說,中方不會接受英方方案,但草案也還有修改的可能,雙方可以進一步商量,大門並未完全關死。 柯利達來訪的最後一天,我同他進行了會談。這是他此行中的最後一次正式會晤。他對前兩天會晤中沒有取得任何進展深感失望,急於抓住最後機會取得一點兒成果。 柯利達對我表示,雙方立場有很大距離,擔心這可能影響兩國關係。他問我,江總書記覆信給撒切爾首相之前,我能否讓他先給她捎個口信。我原則地表示,請他向首相轉達:中英兩國政府應當嚴格按聯合宣告的原則辦事,已商定的事情,不要輕易改變,這樣才有利於香港的穩定繁榮。 會晤開始時,柯利達向我轉交了剛剛上任的英國外交大臣赫德給我的一封信。赫德此信正式、全面地提出了英方對香港基本法草案的具體意見,是一份詳細的清單。我同第三位英方談判對手的交往,就這樣透過信件交換而開始了。 在我的外長任期內,一共與五位英國外相打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