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轉移至西康甘孜一帶,與西來的賀龍紅二軍團與任弼時率紅六軍團會師,並於10月22日同抵甘肅會寧,又與紅第一方面軍會合。至此,紅軍長征完成另一最後階段,全計歷時整整兩年,行程二萬五千華里,在陝北再創新天。
不過,蔣介石還是鍥而不捨地移師西北,另設西北剿匪指揮部,親自任總司令,副司令張學良,共統三路剿匪軍:第一路朱紹良率蔣系中央軍,第二路于學忠率奉系東北軍,第三路楊虎城率陝系西北軍。安內政策繼續。
無論如何,*長征是蔣氏對政治異己企圖趕盡殺絕的一幕流產。在輿論上美名安內;而事實上,志在排除政敵。其用兵規模之大,浪費時間之長,若轉而攘外,當是另番景象。因日軍於1932年攻上海時只派了四萬兵!
第3章,第5節:西安兵諫,攜手攘外
陳天璇《中國歷史何其易下編》現代史
第3章,第5節:西安兵諫,攜手攘外
第3章,第5節:
西安兵諫,攜手攘外
西安事變是國民黨內的兩名將軍,張學良與楊虎城,藉蔣介石親臨西安指揮進行加緊剿共的當兒,竟然連手把蔣介石抓了起來,要蔣放棄其所謂「安內」政策,迫他聯共「攘外」抗日,這場兵諫,史稱「西安事變」。
其實,這事件的發生,也非偶然突發。當時,中國的局勢是,東北已被日軍佔了,日本又捧出傅儀立「滿洲國」,並且積極指染華北,透過「何梅協議」,要搞「華北自治」,由宋哲元出任「自治區委員長」。又在中國沿海駐兵,一路向南,滲至上海。侵華舉動,毫不掩飾。所以1935年12月引發了北平有六千名學生示威*,要求「停止內戰,一致對外」,但遭南京國民政府派來軍警*,逮捕打傷一些學生。此一事件激起各地示威響應,各界紛紛組救國會,史稱「一二。九」運動。又全國眾多救國會中,以上海文化界由沈釣儒、鄒韜奮等人組織的「全國各界救國聯合會」最具影響力。其提出的「停止內戰、聯合抗日」主張惹怒了一心要「先安內,後攘外」的蔣介石,嚴令監視行動,後終於1936年11月22日將該會沈鈞儒、章乃器、鄒韜奮、李公樸、沙千里、史良、王造時等七人逮捕入獄,史稱「七君子事件」,進一步激發各地示威怒潮。
與此同時,最大的另一因由是*紅軍隊伍轉移到了陝北。他們說的北上抗日,並非空言,果然出兵。毛澤東及彭德懷於1936年2月22日曾率紅一方面軍陝甘支隊東渡黃河並發表抗日宣言,呼籲全國協力抗日。但這支紅軍連遭蔣方的閻錫山發兵堵擊。劉志丹在此戰役中陣亡。5月又西渡黃河,退回去。毛再發宣告,鼓吹聯合抗日。
然而,蔣介石仍只顧發兵排除異己。又從6月1日起,廣東實力派陳濟棠及廣西的李宗仁、白祟禧以「主張抗日,另立政府」舉兵反蔣,史稱「兩廣事變」。經過兩個月的纏鬥、安撫、議和,廣東內部分裂,陳濟棠逃香港。9月,李宗仁、白祟禧同意和解。俟兩廣叛變事件宣告平息後,蔣於10月下旬率親信將領十多人飛赴西安前線部署討共。他坐鎮華清池,督促張學良與楊虎城所統率的東北軍與西北軍加緊向延安的攻勢。只是,在那期間,共產黨人先後接觸到張、楊二人,申以大義,並強調國難當前「中國人不打中國人」,而應該把槍頭對準侵華的日軍。張、楊認為所言合情合理,尤其是東北軍,更希望返回老家。
據載,張學良曾二度向蔣介石哭諫,但是未被接受,反而屢遭訓斥。12月9日,西安有大批學生舉行*,要求停止「安內」,合力「攘外」。但蔣介石就此致電張、楊二人要他們對這些「鬧事的」示威*者「格殺勿論」。不過張、楊並未聽令,卻把蔣介石及其同來的大員全抓起來。這就是震動中外的12月12日「西安事變」。
其實當時,蔣介石並不是住在西安市內,而是設行轅於市外臨潼的華清池。他抵達後,曾對統率「東北軍」的張學良及「西北軍」的楊虎城提出兩項選擇:要嗎,就開到前線去進剿西北紅軍,並由中央軍在後面接應;要嗎,就被分別調派到福建和安徽,陝甘剿共由中央軍替代。又因張、楊二人所部,非蔣介石黃埔嫡系,故此他們在聽訊後,頓時感到進退維谷。一方面是,在此之前東北軍與西北軍均曾與紅軍交鋒,已經連吃了幾次敗仗,好不容易暫停不打。若然戰爭再起,肯定軍力大損。另方面是,若然被分調至東南,一是離老鄉更遠了,二是兩軍自此分散,又多添了一重恐被中央軍蠶食的顧慮。相對之下,寧可抗日。然後,在12月9日那一天,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