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 1931年1月7日,*在上海召開六屆四中全會。共產國際代表米夫出席會議,推王明入政治局並任總書記。隨而又於1月15日,*中央決定成立「蘇區中央局」於江西寧都,指周恩來、項英、毛澤東、朱德、任弼時、餘飛、曾山等為委員,周恩來任書記。但至12月底周才到任,曾由項英暫代執行。同時於同年11月7日,在瑞金成立「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選毛澤東為主席、張國燾、項英為副主席,朱德為紅軍總司令。自此*不但有黨、有軍,並且組成政府與南京相抗衡。
圍攻瑞金是一項軍事的行動。蔣出大軍,逐次升級,但都無功而退。*屢採用游擊戰術戰勝。蔣介石後總結其失敗經驗,於一年後的三十年代初,重新再發動第四及第五次圍攻戰役時,他就針對過去進軍弱點,採取逐段築建堡壘策略,層層推進,只守不攻,使紅軍再沒有周旋餘地。最後迫使*紅軍放棄瑞金,殺出重圍,轉移他去,史稱「長征」。隨而,在大西北另建休養生息之地。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蔣這三次軍事圍攻失敗,是他北伐以來初嘗敗仗。這無疑亦使他一直耿耿於懷,故此,以後發兵捲土重來,就不像以往地輕敵;然而,由蔣發起的這連串「圍剿」戰爭,是他只關心將由誰當中國未來領導人之戰。而在這個時候,日本人已侵入東北,為了國家民族,為了主權安危,繼續只顧對*根據地發兵的所謂「反割據」宣傳已無法叫國人默然接受;再這樣自己人打自己人,就顯然無法自圓其說了。於是,蔣提出了另一口號:「先安內,後攘外。」這也就繼而催化了三十年代的中國政局發展和對立。
第2章:統一與割據的對立,小結
陳天璇《中國歷史何其易下編》現代史
第2章:統一與割據的對立,小結
第2章:統一與割據的對立,小結
對立的較量與程序
中國處於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特色是統一與割據的對立,是革命或不革命的力量,各佔地盤,多面交鋒。
統一,是各方面勢力表面相同的最終目標。割據,倒曾是達成統一之前的客觀狀況。因為無論在什麼口號下,不存在割據,又何需統一。就因為彼此都佔有地盤,或以督軍之名,或以政府之尊,才具資格條件參與統一競賽。從客觀的政局來看,同是一方之雄,誰都有潛力當領袖。
關鍵實是如何統一。當時有主和與主戰的分歧。大氣候是,南北對立,各組政府,各有軍隊,互相抗衡。因而大小戰爭不絕。譬如,在不同陣營間,自是旗幟鮮明;敵我界線明顯。另外,在相同陣營內,亦有反戈背叛;不易分清誰在革命。整個二十年代,尤其在軍閥或國民黨內戰爭,多是這兩大類誰主浮沉戰爭。
同時,儘管這些戰爭在發動的當兒,其所用的公開宣言總離不開聲稱是為國家統一,是為真正共和,是為*政制。然而,其背後的實質,仍實際上是,或為要控制北京中央政權,或為要爭奪有利造反基地。因為北京是歷來帝皇權力的象徵;廣州是近代革命造反的溫床。於是,一在北,一在南,便成當年軍閥或建立政權者必爭之地。因此,從1921年至1926年這五年內,戰爭的範圍是:北有北斗,南有南爭。史家對這分別纏鬥現象無疑可以有種種的堂皇解釋,譬如,為國為民,解決分裂,等等;然而,最樸實無華、最人所共見的真實情況是,在北方,那些北洋軍閥間互相的聯合又鬥爭,全是各抓機會意圖控制政府,代表國家,尋求得到外國貸款,用以私下養軍擴軍,從而自我壯大,多佔地盤,然後再以武力打敗其它割據勢力,統領全國。這就是當年為何一再打仗的方向與導因。
與此同時,即使在南方,西南軍閥與孫中山亦不外互相利用,旨在聯成一支勁旅,然後在南北對立中,以誰合法與誰非法的名義,又或以真共和與假共和的理由,另組政府對立,劃地稱雄。孫中山的政治鴻圖壯志,是要以武止武,消除軍閥割據,實現全國統一,宣稱以三*義救中國。但當他的北伐曾一敗又再敗時,人民所面對的依然是另一個軍閥,廣州國會不比北京國會合法,其轄內的百姓也不認為政制*,只是說得比別人漂亮,並不比別人恩惠。又原是革命軍的陳炯明又何嘗不是欲當軍閥。
而且,最反常是,尋求統一者主「戰」,安於割據者主「和」;這是另一特色。但都是暫時性。到後來,連孫中山也不堅持己見了。他既一方面採取聯俄容共的政策,又另方面不排除與敵合作求成。當剛以軍變入駐北京的馮玉祥要他北上時,他亦同意寄希望於談判而至統一。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