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面要蔣介石宣佈下野,另方面要廣州國民政府同時撤消。然而,新的南京政府不久就又發生變化。皆因孫科在接任行政院長後,本應國人的請求進行抗日,但是因為無法調兵又無資金可供運用,只好趕快請辭。孫下臺後,由汪精衛接任,汪也難有作為。不及兩月,蔣又上臺。那是因為,無論蔣是在職與不在職,掌軍也就掌權。連國民黨內最大政敵汪精衛最後也不得不的提議蔣復出。於是此後蔣、汪商定,一掌軍(蔣任軍委員長),一掌政(汪任行政院長),由林森繼續任國民政府主席,這就是當時最終達成的三度黨內統一。雖說如此,軍政大權實際仍是由蔣把持。因為不久日軍進攻熱河,汪以行政院長名義叫張學良出兵抗日。張拒不理。汪又辭職,歐遊去了。這一次蔣勸汪回來。汪以張學良辭職作條件。蔣於是便叫張學良下野,也去歐遊。汪才又再返國復職。在輿論上,張以不抗日罪承過,因熱河也棄了。但奇怪是,汪復出後少言抗日,反主與日和談。隨後一系列的中日協議,例如,塘沽協議(1933)、何梅協定(1935),是汪與蔣合作主管行政與外交時的產物。由此可見,蔣一直握實權。誰上誰下,抗不抗日,完全由他支配。另外,下野如同渡假。即使是汪,本曾以張不抗日辭職,重掌政後又何嘗抗日?所以在那期間,汪幾度與蔣不和,實質上爭權而已。因為在應該安內還是攘外的先後問題上,二人並無分歧之處,不久討共又開始了。
又史家說,早在1931年7月23日蔣已向張學良發出訓示,提出「攘外必先安內」口號。東北事變時蔣在江西討共。據說張曾電蔣問及他該怎辦?蔣覆,酌量處理。張學良晚年作口述回憶時說,不抵抗令是他自己下的。 。 想看書來
第3章,第2節:淞滬協議,附件辱國
陳天璇《中國歷史何其易下編》現代史
第3章,第2節:淞滬協議,附件辱國
第3章,第2節:
淞滬協議,附件辱國
1932年1月28日發生「一。二八」事變。這是日本軍一意侵華為發兵而製造的另一藉口,目的地是上海,華東一個海港,中國商業中心,為中國對外最大城市。
此舉是日本軍乘奪取東北後,要繼續揮軍南下想佔據上海。它仍是憑藉事端,作為發兵的理由。今次,卻是有日本和尚五人在上海虹口被人打傷。事發於1月18日,後一人傷重致死。日人認為這是中方反日份子所幹;中方相信那是日方安排的苦肉計。事件並不就此罷休。1月20日有當地日人故意揚言遷怒舉火焚燬一紡織廠,殺前來視察的中國巡捕,並且搗壞多間中國商店;1月24日又*其日本駐華公使的公館,但是誣賴是當地中國人所為,同時向中國政府發出最後通牒,提出四項要求:一、公開道歉,二、抓人懲兇,三、給予賠款,四、即行解散當地抗日團體。限令中方二十四小時內答覆。據稱,當時上海市長吳鐵城曾回話,應允將會一一照辦。但是在1月28日晚上,日本海軍陸戰隊已按照其侵華的預定計劃,大舉進攻上海範圍的北閘、吳淞等地。同時,駐上海的中央軍在蔣光鼎、蔡廷楷正副防衛司令的率領下,進行抵抗,奮勇應戰。這真正是侵略狂濤一浪緊接一浪,對執政者的安內或攘外再作考驗。上海事件證明蔣介石把安內視為當前要務。
據部份史家說,當時在上海的中央軍是十九路軍;軍長是蔡廷楷,本屬廣東部隊。該部隊原本在那裡保護國民黨的高層於上海召開第四屆大會。之後,國民黨內寧、粵、滬三派達成了臨時統一,由林森當主席、孫科長行政。當日本軍於1932年1月28日發兵打上海時,十九路軍出於保土衛國,便責無旁貸地上陣交鋒。其時蔣介石正下野。確實有點陰差陽錯。但因其抗日的義勇,受到舉國人民稱譽,一股作氣,堅持下來,不但打得日本軍要連續三易其將,並粉碎其四個小時取上海的狂言。實在振奮人心。但亦代價非淺。在這場戰爭中十九路軍陣亡者八千眾。
這場歷時共一個多月的戰鬥,過程大致是這樣:
開仗時日本派鹽澤率軍進犯。是他揚言四個小時可陷上海。1月28日晚上日軍以裝甲車開入上海閘北,聲稱那裡日僑最多,日軍是要保護日僑。29日晨,再以飛機狂炸,閘北大火漫天。該區商店、火車站、及民居盡為瓦礫,平民死傷累累。十九路軍有1700名士兵在頹坦敗瓦中與日軍展開陣地戰,傷亡達三分一,但把日軍打退,遂使鹽澤狂言落空。日本軍艦亦曾攻擊吳淞炮臺但是無功而去。其間蔣介石曾要中國海軍保持中立,所以海上全無戰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