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3 / 4)

續;同時,一切陳年腐朽東西亦往往留連,不會自動消失。所以,在歷史程序中,我們總又看到潮流反覆,正反較量,有時進,有時退。皆因人的追求在不同的階段常會出現分歧。意見對立。取向爭持。但又各方都希望贏。下面重談關鍵事件。

在「一、辛亥革命,共和誕生」,最可喜是,孫中山被舉為*的臨時大總統,並且,隨又導致滿清皇帝傅儀退位,結束了中國二千一百年的帝制統治,建立共和,求現代化。但最不幸,革命黨人從一開始就沒有好好地抓穩了這項成功的果實,甚至錯誤地把當時新建武漢軍政府領導權,白白送給尚任清軍統協的黎元洪。而且,讓立憲派人士湧進了臨時議政會。同盟會人一再妥協,使孫中山十分被動。

在「二、孫文讓位,國會遷都」,更多臨時代表認為,如果袁世凱能反正,臨時大總統讓他做。由此可見,建國前後對立的勢力已經在爭持。袁世凱果然叫傅儀退位,孫中山只好讓出大總統。好,是帝制終於完了;壞,是共和以後怎辦?誰不知道,袁本是滿清官,是反革命。孫中山企圖以透過「臨時約法」要袁以後遵守,寄望能夠保證共和繼續。袁答應了。袁騙倒孫。甚至把首都遷北京。

在「三、首屆選舉,行刺落幕」,共和的標誌是民選產生領袖。第一次國會選舉是國民黨贏。宋教仁一心以為可以靠組織總理內閣來牽制袁氏的*,擬推行歐式共和,欲實際主持國事。袁世凱的應對方法非常直接:一、暗殺宋教仁,阻止他當總理,同時叫部份親信加入國民黨攪亂步伐;二、拉攏黎元洪,另外組進步黨,在國會內與國民黨唱對臺戲凡事敵對。結果,國民黨的內閣竟變成了擁袁。

在「四、二次革命,全盤失敗」,帝制的皇權特徵是個人*,共和的理想取向是眾人參治。袁世凱用他的人當總理,然後肆無忌彈獨斷獨行。他以個人喜惡開始排除異己。授官,革職,任意而為。三易總理,我行我素。孫中山以宋教仁案以及有違南京臨時約法呼籲國人起來討袁世凱,號召二次革命,聲稱再建共和。三名被革職的督軍(李烈釣等)舉旗發兵帶頭響應。袁則遣軍抵擋,乘機追擊,以武兼併。最後,袁幾乎派軍全佔了中國南北。二次革命失敗。

在「五、袁氏稱帝,護國運動」,因打敗各地革命黨,袁從此越變本加厲,逐步改憲稱帝。人民倒未必支援擁護,議員卻更易可買可迫,維恩並用,諸事可成。袁世凱被選為正式總統,接受各省請願,重組帝國,擇日登基。皇帝出現,共和中斷。國會、約法,至此頓化虛詞。孫中山籲國人造反。這一次叫護國運動。西南軍閥舉戈,其它各省附和。袁沒想到就此眾叛親離,憂憤莫名,一命歸西。

在「六、府院之爭,張勳復辟」,袁的部下自此三分。最大最強的段祺瑞開始了軍閥擅權統治,愚弄國會,挾持總統。段承繼袁的權力,並企圖走袁舊路;繼任的總統黎元洪擬擺脫段鉗制,邀張勳帶兵入北京抗衡。豈料黎反而被解職。張勳迎傅儀復帝制。共和,曾棄而復生;此刻,又生而復廢。滿清皇朝再恢復,孫中山決組政府,挽救共和,力喊護法。段祺瑞把張勳連同傅儀一併趕走,重掌北京,再建共和。孫南下抵廣州,仍稱要護法,責段祺瑞假。

在「七、護法無功,軍閥擅權」,軍閥馮國璋接替黎元洪擔任總統,這回確實武人專政,政局轉變,強者競雄。北洋軍三頭頭,分據北方,割據著皖、直、奉。皖系段祺瑞,直系馮國璋,操縱府院,明爭暗鬥。表面共和,空言法治。孫中山賴西南勢力支援,在廣州組織軍政府護法,南北分庭對立,互責對方虛偽。又彼此都公告通緝。孫要北伐。南北軍閥開始勾結言和,孫被排斥,護法告吹。

在「八、五四運動,所為何事」,由學生髮起的愛國運動,加速了改革的思潮輸入。在實際的政治層面,是下層人士顯示了誰是創造歷史的動力;是愛國熱潮糾正了政府無能賣國的外交。迎來西方的科學和*,對抗古老的傳統與禮教;重申繼續革命,不要復辟。至此,中國共產黨的誕生,標誌著革命的求變。這亦可比喻為中國人的共和革命與帝制復辟的連串對立之爭一項宣言,一次升級。

在「九、正式政府,非常總統」,孫中山終於意識到,他所領導的革命隊伍的組成及其所依靠的政治同盟,必需要變。他把中華革命黨改為中國國民黨;他把廣州的軍政府改稱正式政府。為的是希望能對內對外地正確代表著中國的真共和。但是中國南北分裂;都有政府,都有總統,都有軍隊;為證明誰才是中國政府的真代表,只有戰,以武勝。孫籌備北伐,陳炯明要和。開始另外一種對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