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部分(2 / 4)

民黨的蔣介石採取了先安內後攘外政策,即是,先企圖解決共產黨的爭雄與角逐,再進行抵抗日本人的侵略與興邦。共產黨一方面謀自保,另方面不忘呼籲國人起來共同抗日,攜手救國。

這十年的大事發展,有前後的不同特色。最初的五年是,國民黨對日本侵華只採節節讓步,棄守東北,簽約求和;共產黨因應付國軍圍攻,努力求存,長征轉移,直至安頓延安。其後的五年是,國共合作,攜手禦敵。中國人保土衛國的戰爭開始了。接著是全面抗戰的國共分了工。不過國難當前,仍有競爭,這就是當年的情況。以下重點略評九節大事如下:

一、東北淪日。打從「九。一八」事變起,日本就明目張膽地侵佔中國東北。張學良因蔣介石的指示,只管忍讓,不作抵抗。甚至,最後因而承擔罪名,宣佈下野,歐遊出國。所以如此,皆因蔣介石正用兵去討共。這就是蔣氏的「先安內後攘外」政策取捨的先後和結果。

二、淞滬協議。日本人乘勢南下攻上海,史稱日侵華「一。二八」事變。迎抗日軍原不是政府安排,簽約求和卻是南京刻意的。那依然是,蔣氏「先安內後攘外」政策的體現和推行。這時候是汪精衛在負責外交的。

三、碉堡攻勢。蔣氏下令國軍五次圍攻瑞金的高潮是採用碉堡攻勢對付紅軍的游擊戰;仍欲強霸天下,唯我獨尊。只是層層碉堡,仍被紅軍突圍。未分高下。

四、*長征。前後歷時兩年,是革命意志的磨練,是北上抗日的迂迴。至少,紅軍曾經東渡黃河,聲言前赴抗日。遭攔截退回去;亦是安內與攘外的較量。

五、西安兵諫。這宗事件的確改變了國共的勢不兩立關係;是攜手抗日的開始,是國共第二次合作。這是一轉折點。蔣氏被迫擱置安內,宣佈同意全國攘外。

六、七七事變。紙上答應共同抗日是一回事。實際執行又另回事。是日軍進攻廬溝橋的那場「七。七」事變,才催化了蔣介石的真正行動。國共開始研商,如何改編,如何劃分敵前敵後責任,組八路軍,與新四軍。

七、抗戰初期。中日開戰以後國共分了所謂「正面戰場」以及「敵後遊擊」禦敵,分擔任務。幾場少勝難補大面積的潰敗。然而,全民抗敵,日軍顧此失彼。

八、汪氏政權。汪精衛投敵,自稱是從重慶還都於南京組織偽政府,代日本治華。史家認為,汪對抗日前景悲觀,又要與蔣介石爭雄,選擇媚日,反對攘外。

九、皖南火拚。一旦中日戰爭進入僵持局面,雖是大敵當前,又發生國共同室操戈、中國人打中國人事件。其實,依然是蔣氏推行他的所謂「安內」(亦即剿共)政策的反覆,是藉口以壓倒優勢兵力去圍殲新四軍。

由此可見,這十年間,蔣氏念念不忘「安內」,全國人民冀期「攘外」。所以,國共常對立,較量總不停。總的來說,前五年絕對是國共雙方敵我爭持,後五年則彼此貌合神離,又抗又合。難說誰佔上風誰處下風。

不過,進入四十年代,全民抗日風氣已成。從表面看,「攘外」是全國一致的,「安內」是不得人心的。然而,世事無常,蔣又掀*高潮,汪氏亦連手清鄉。txt電子書分享平臺

第4章:紅區與白區的對立,導言

陳天璇《中國歷史何其易下編》現代史

第4章:紅區與白區的對立,導言

第4章:紅區與白區的對立,導言

當時的形勢與問題

當時阻礙中國自強的主要矛盾是日本侵華。國家若亡了,還怎能自強?可是,進入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時,中國的局勢改變了,日本軍隊可說泥足深陷,處於進退兩難。既一方面發動了太平洋的大戰局,又另方面安排南京的汪精衛政權及滿洲國的溥儀在中國爭統治。當然,當時的有力角逐者依然是由蔣介石及毛澤東分別領導的國共兩黨及政府。皖南事變明顯地把國共攜手合作抗日的假象撕破。現時不少史家的確認為,蔣以幾倍強大兵力,圍擊葉挺的新四軍,再指他叛變,實難說服人。顯然,蔣介石又回覆到意圖獨霸天下的打算。蔣介石總認為,共產黨是內患,不除總是隱憂。這樣,國共當時的主要矛盾轉移了,提上戰爭日程的是,先求集團的當時自保,後求中國的日後自強。這情況無疑是先由國民黨挑起的,共產黨相對地比較處於被動。然而在公開宣傳上,任何一方,都仍然以全民聯合抗日作大前提,用合作與不合作來批評敵對一方,爭取民意。

若按歷史隨後程序,中國發生兩件大事。一是中國戰勝日本侵略;二是共產黨打敗國民黨,統治大陸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