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指這場起義連鎖引發了各省脫離滿清皇朝的統治,埋葬帝制。
在此之前由孫文等人領導的同盟會革命黨,曾經先後在中國各地發動過十次武裝造反,但都沒有成功,犧牲人數不少。同年曾發生在廣州的黃花崗起義,傷亡慘重,領導者黃興受傷幸逃脫,潛居香港。而孫文在海外。
查實,辛亥革命並非是同盟會直接領導。最初帶頭的是同盟會外圍的兩個團體。由文學社的蔣翔武任總指揮,由共進會的孫武任參謀長,主要的參與者是武昌地區的滿清新軍。原計劃是10月11日才發難。10月9日,在籌備炸藥時發生爆炸,驚動了俄租界巡辦,來查時搜去了造反的物品及名冊。清總督即下令緝拿。與同盟會上海支部有聯絡的三人被捕,不久被殺。於是,急欲當晚舉事,又因*被阻。總指揮自己逃走了。延至10日傍晚,部份參與倒戈的清新軍,在排長班長統率下行動,攻下了軍械庫,總督被嚇跑了。至11日清晨,這批兵佔據武昌。於同日下午,因乏人帶頭,眾兵認為應找一個有地位的人來充當領袖,就上門半推半迫地把黎元洪請出,要他擔當都督,組武昌軍政府。黎本來是清朝湖北軍的統協。就此一聲不吭地變成了這次革命的最主要現成代表。隨後兩天,漢陽及漢口在新軍的內外夾擊下亦被攻陷,三鎮易幟。
14日清詔封袁世凱為湖廣總督,並遣海陸軍馬合圍武漢三鎮。雙方交火,互有勝負。但未改變形勢。
在隨後一個月內,先後有湖南、陝西、江西、山西、雲南、江西、廣東、貴州、江蘇、廣西、安徽、福建等省份響應獨立,各自組軍政府,並另舉新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