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她充當起了導遊的角色,一邊帶著蕭青陽一家參觀,一邊講解著。
“白衣這孩子走的匆忙,連腳踏車都給我留下了。
不過我也不能讓孩子吃虧,讓我小兒子追到了火車站,把錢給他送過去了。”
王奶奶指著院子裡的腳踏車,又想起了當年的往事。
“老姐姐一看就是正直善良又有原則的人,我大外孫和外孫女可沒少誇你。”
七十年代初,腳踏車可是標準的大件,既然楊白衣走的時候,那肯定是打算送給他們了。
別人可能做不出來,大外孫絕對做得出來。
在東北時,大外孫的大方,她可是切實見識過的。
這個鄰居老姐姐,原本能白得一輛腳踏車,可人家並沒有那麼做,而是讓兒子追到火車站把錢送了過去。
“大妹子,當年白衣才不過十六歲,身邊還帶著一個五歲的妹妹,又馬上要下鄉插隊了。
要說幫孩子多大的忙,可能以我的條件做不到,但最起碼我能做到不讓孩子吃虧。
如果孩子的便宜都佔,那還算人嗎?”
王巧雖說是個女人,但為人處世比一般的男人還要敞亮,把幾個孩子也都教育的很好。
暮雪一路走著看著,用手撫摸過每一件傢俱,這就是女兒生活十幾年的地方,每一件傢俱上面,彷彿都還帶著女兒的氣息。
來到廚房門口,暮雪怔怔的看著廚房裡面。
廚房是每一個女人待的最多地方,女兒也曾經在這裡,為孩子們烹飪出一道又一道可口的飯菜。
蕭青陽一家在院子裡流連了很久,眼眶也開始微微泛紅。
他們只能想象一下女兒在這裡生活的樣子,卻再也見不到女兒了。
“老姐姐,我們要走了,今天真是麻煩你了。”
一直待到快中午,暮雪才提出告辭。
“大妹子,今天就在家裡吃飯吧,我也很久沒見到兩個孩子了,說實話我還怪想他們的。”
王巧熱情的挽留著。
“今天就不了,王奶奶,等有時間我再來看您。”
婉拒了王奶奶的挽留,一家人坐上吉普車,離開了楊白衣曾經住過的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