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大家還要長期相處,所以還是要努力使關係變得和睦一點。 六年裡,十里梁一共來了20多個知青,成功回城的,只有一個,就是原主的便宜二姐紀春梅。她68年來,69年就回去了。 但也就這麼一個特例了。 紀家姐妹四個,紀春梅是最受寵的一個。 她出生在1951年,出生後不久,本來靠撿垃圾、打零工、拉洋車維持生計的城市貧民夫妻紀慶東和羅小芳,進了軋鋼廠,成了正式工,端上了鐵飯碗,社會地位水漲船高。 本來並不受寵的紀春梅,家庭地位也一躍超過了長女紀冬蘭,成了紀家夫妻眼裡的福星。 但是她再受寵,紀慶東夫妻還是盼望能有一個兒子。生了紀春梅4年多之後,羅小芳才再次懷孕。 她對肚子裡的孩子充滿期盼,甚至透過肚子的形狀和孕期表現,堅信自己懷的就是個兒子。結果,原主出生了,還是個姑娘。 紀慶東夫妻的失望和遷怒可想而知。他們連名字都沒給原主起,直接叫她小三子。 生了原主不到一年,羅小芳又懷孕了。這回她心態調整好了,大概是覺得自己懷孕也很簡單,這個不行就再生一個,所以,當她又生出一個女兒的時候,並不怎麼失望。 對這個剛出生的老四,也算疼愛。延續老大和老二,給她起了個名字叫紀秋菊。 在給老四上戶口的時候,他們才想起來,老三也沒上戶口呢,一塊兒上了吧。 當時,上戶口的同志問他們:“老三叫什麼?” 兩口子愣了一下,然後腆著臉大言不慚的說:“紀三。” 排行老三,沒毛病。 這裡要特別感謝那位上戶口的同志,他覺得一個女娃叫紀三太難聽了,就給寫了個紀珊。 還特意跟紀慶東兩口子解釋說:“女孩子還是要有個好聽的名字,就叫她紀珊吧。姍姍來遲的姍。” 嘴裡說著姍姍來遲,落筆卻是意興闌珊。 但是紀家夫妻不知道啊。後來,他們還拿紀珊的名字去炫耀,顯得他們給女兒起了個有文化的好名字,“她那個珊,就是姍姍來遲的姍。” 結果被人當場拆穿,“那明明是珊瑚的珊嘛。” 羅小芳不知道兩個shan有什麼區別,直接說道:“那不是一樣的嗎?” “不一樣哦,一個王字旁一個女字旁,這就是兩個字啊。” 自認為丟了人的紀慶東和羅小芳,把這筆賬又算到了紀珊的頭上。覺得這個女兒天生和他們氣場不合,生來就是氣他們的。 生了紀秋菊之後,羅小芳再也沒有懷孕。但是,他們疼愛老四也算是成了習慣,並沒有再找後賬。 所以,紀家四個姑娘,老二最受寵,老大和老四次之,老三又次之。 原主不受寵,紀家夫妻想讓她少吃多幹,要是別人可能也就認了。 但是紀珊從來不妥協。 她一個人和全家人幹! 特別莽! 明著幹不過,就偷著來。掐尖要強總是欺負她的紀春梅,就沒少被她抽冷子敲悶棍。 而且她還無師自通的點亮了很多技能。 比如鐵絲開鎖。因為羅小芳總是把好吃的藏起來,一家人揹著她吃。沒事兒,她自己拿! 再比如,優秀的針線活。因為羅小芳從來不給她買新衣服。連舊衣服都是破的不能再破了才淘汰給她。 沒事兒,她暗戳戳把老大老二的新衣服剪壞,這不就破了嗎。她自己再縫縫補補修修剪剪就跟新的一樣。想要回去?抱歉呢,變小了! 想讓她一個人包攬家務?不可能!她就比著其他三個,多一點她都不幹! 羅小芳打她,她就跑。 羅小芳一邊追一邊說她懶,家裡活全都不幹。 她也長了嘴,叭叭的說自己都幹了什麼,真正什麼都沒幹的是大姐和二姐。說紀冬蘭和紀春梅才是懶蛋,誰娶回去誰倒黴。 反正你追我趕來一回,敗壞的是紀冬蘭和紀春梅的名聲。 時間長了,羅小芳也佛了。心裡明白這個女兒並不是個軟包子,不可能任她拿捏。 索性,她也就不管了。 開始實施冷暴力。五個人相親相愛,紀珊沒人搭理。 就算說話也是冷言冷語。 “有些人那,就是白眼狼。爹媽的話都不聽,養了也是白養。以後我也指望不上。” 羅小芳還給她起了不少外號:吃貨、饞嘴頭子、餓死鬼、二百五、半吊子、憨瓜、笨蛋…… 對於這種程度的精神傷害,紀珊都充耳不聞。 她心性堅韌,就盼著趕緊長大,好找個工作,從家裡搬出去。以後等爹孃老了,她出四分之一的養老錢,就完了。 再忍忍。她很快就能長大! 為了以後能有好日子過,她特別努力的學習,特別努力的吃東西,也特別努力的鍛鍊身體。 但有些事情,真的不是你努力就可以的。 世事無常。 68年,知青下鄉政策開始了。 那一年,紀冬蘭20歲,剛剛嫁人。她和她的丈夫,都是軋鋼廠的臨時工,不用下鄉。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