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媛陷入了深深的自我懷疑中。她重生回來,究竟有什麼意義?對她好的,被她拋棄了,她盯上的人,她也沒追到。 如果她重生回來,就纏著陳建軍,讓他不要去執行那次任務,那他也不會死,他們會好好在一起,結婚生子,一輩子順順利利。 為什麼?她為什麼要盯上別人的丈夫?她為什麼就沒想過要拯救自己的丈夫,明明陳建軍對她那麼好。 顧媛躺在床上,以淚洗面,她這段時間受的苦,大概是她的報應。 報應她上輩子拋棄了兒子,在改嫁以後再也沒去看過他,兒子來找她,也被她趕走了。 報應她這輩子起了壞心思,不但沒想過要救人,還想害人。 顧媛回去了,長安也就不再管了,反正她雖然收回了倒黴符,但是也在她的傷口上做了點小動作,就算以後恢復,傷口也會一直疼痛,還檢查不出原因來。 顧長安要定親了,和城裡來的秦知青。 臘月十二,定親宴,顧老爺子邀請了很多人來,讓大家都知道長安定親的事。 “從這以後,小秦知青也是自己人了,平時照應著點。” “秦北墨要在村裡蓋房子了。以後成親,他就和長安一起住在村裡。大隊長連宅基地都批了。當然,是批給長安的。” “開春蓋房子,大家有時間的就來幫忙。秦知青管飯,在顧家吃。” 關係過了明路,得了父母認可,以後長安和秦北墨見面勤了,也不會有人說什麼。 該廣而告之的訊息都說完了,老爺子招呼大傢伙都坐下吃飯。 定親宴的菜色很好,和村裡人的年夜飯差不多規格,大家都吃的很開心。 親事定下來以後,秦北墨立刻就感受到了村裡人態度的變化,以前對他是客氣的,現在都能見面拉著他嘮嗑了。 秦北墨:“……” 過年之前,顧老爺子悄悄找到大隊長,跟他說了說秦北墨的情況。“他家裡只有一個爺爺,就在咱們村裡。我想著,既然成了一家人,多少就得照應著點。不能明著來,咱們私下做。” 顧愛民腦子一轉,就想到了牛棚裡那位秦老爺子。“叔,您說怎麼辦?” “年前,咱們找幾個勞力,給他們把那牛棚稍微修一修。至少別四面漏風吧。” “行。我來安排,就說牛棚太舊了,冬天萬一下雪怕壓塌了,要是出人命就不好了。” “你看著來。” 臘月十八,顧愛民找了幾個人去修牛棚,每人給6個工分。他自己本來也想給牛棚的人多點照應,但是形勢緊張,他有顧慮,就一直沒行動。 正好顧老爺子找他,算是給他推了一把。顧家還派了三木和小二來支援工作。 牛棚裡的老爺子們簡直受寵若驚。他們在這裡沒受磋磨就算了,竟然還有人來給他們修房子。 雖然來人都不說話,大隊長也是公事公辦,“萬一房子塌了,再傷著人,我們大隊不好向上面交代”,但是他們還是感受到了村裡人的善意。 現在是冬天,其實不是修房子的時候,大家也就花一天時間把漏風的地方都給修了一下。 “等到開春的時候,再細修,現在就先這樣吧。”大隊長帶著村民來去匆匆。 牛棚裡住的也都是人精,很快就想到了秦北墨和長安定親的事。 “咱們這都是沾了老秦的光了。” “不是沾我的光,是沾了安安的光了。這事肯定有老顧的手筆。唉呀,可惜我現在沒啥,啥也沒法給安安那孩子,心裡過意不去啊。” “行了,別得瑟了,我這兒還有點東西,是偷偷留下來的,給你了,你送給你孫媳婦吧。雖說人家是為了你這老傢伙來修牛棚的,但我們也都跟著沾光了,出點份子也是應該的。” “再說了,咱們現在回不了城,這東西也就沒什麼用。以後要是能回城,這些對咱們來說也就不算啥了。” 幾個老爺子說著,從自己住的床底下拿出了各式各樣的“藏品”,手鐲、金條、項鍊…… 當秦北墨又來看他的時候,老爺子把這些東西遞給他:“給安安的,幾個老傢伙給你們定親出的份子。” “爺爺,這也太貴重了吧。” “貴重啥,在這裡,還不如倆饅頭來的貴重。” 秦北墨:“……”說的也是。“謝謝幾位爺爺。” 農村的年從臘月二十三開始。 要先大掃除,再請灶神,雖然這年頭破除封建迷信,灶神像是貼不了了,但是大家還是會私下裡拜一下。 勞動了一年的村民們正式閒下來,大隊根據工分多少,給大家分糧食、發錢。 一個工分能換多少錢、多少糧,取決於大隊的整體收入。收入高的大隊,換的就多,收入少的,換的就少。 紅旗大隊是個富裕大隊,大家的日子都還算好過。這些年,外面的形勢對村子的影響不大,也就是村裡多了兩批人的事。 隊裡分給大家的錢是賣糧、賣豬、賣菜的收入,有的人家人口多,糧食不夠吃,還得花錢從大隊買糧食。村裡養的豬全部賣掉了,這樣大家分的錢會多一點。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