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被白蓮姐姐害死的妹妹(18)(1 / 1)

時間過的很快。 1970年春天,秦北墨的房子動工,不到兩個月就蓋好了。磚木結構,三間正房,兩間廂房,兩個人住,就算以後有了孩子,也夠住的。 牛棚也經過修整,變得比較像樣了。 這一世,因為長安和秦北墨對秦老爺子的照顧,牛棚裡的老人都跟著好過了不少。 譚景和也沒有找村裡的姑娘幫襯,而是踏踏實實的下地幹活,空閒時間就偷偷幫老人們撿柴挑水乾雜活。 第一批來的知青,除了已經離開的顧媛,別的人都挺踏實。努力幹活吃飽飯,等待回城的機會。 除了秦北墨和長安在一起了,其他人都一直保持著單身狀態。後面來的知青被他們傳染,整個知青點愣是沒人談戀愛。 他們的這種狀態也讓村裡有點想法的大姑娘小夥子們望而卻步。 “看來他們是真的不想留在村裡,都等著回城呢。” “算了算了,強扭的瓜不甜。” 知青們老老實實,大隊也不會為難他們。 顧愛民儘量體諒知青,誰有事請個假,誰有困難預支點糧食,他都批的很痛快,也允許知青們自己想辦法改善伙食,比如養只雞、種點菜啥的,大隊都不管。可以說,只要肯勞動,日子就不會差。 所有人都相安無事。 1971年春天,顧家添了一口人,三木娶了他的中學同學,現在是本村的小學代課老師。本村人,和三木同齡,長相符合這個時代的主流審美,濃眉大眼,性子爽利。 這姑娘顧家人都認識,對她很滿意。嫁過來以後,二爸就主張分家了,免得大家住在一起有矛盾。 “小二還沒結婚,先和我們一起住,等到他結婚了,也給他分出去。” 在秦北墨蓋房子的時候,二爸也申請了一塊宅基地動工了,新蓋的房子讓三木兩口子住。 “房子給你們蓋好了。傢俱什麼的也都打好了。你們直接入住就行。我們還能幹活,暫時也不用你們養老,你們賺的就是你們自己的。” “等到小二結婚,我也是一樣,給他蓋好房子,準備好傢俱。剩下的就全靠你們自己。等我和你媽老的幹不動了,再說養老的事。” 二爸二媽開明,三木和小二也是孝順孩子,一家人沒有任何矛盾,平平穩穩的把分家的事敲定了。 1971年秋天。長安滿18歲,和秦北墨登記結婚。 他在1970年夏天就搬離了知青點,住進了新蓋好的房子裡,也是在這裡,和長安成親。 1972年冬天,長安生下一對長得一點也不像的雙胞胎男孩。顧家人都喜歡的不得了。這兩個男孩,在秦北墨和秦老爺子都沒意見的前提下,一個叫秦智,一個叫顧宇。 顧媽喜歡孩子,小時候寵著長安,之前寵著三木的兒子,她的侄孫,現在一腔愛意全都給了長安的兩個小孩。 秦智和顧宇基本上就是在顧家長大的,和曾外祖父母、外祖父母、舅舅、表兄弟們的關係都很好。 在村民眼中,他們就是村裡的孩子,自己人。 秦北墨偶爾會帶倆孩子到牛棚去見秦老爺子,兩個孩子很會討老人喜歡,給他們枯燥的生活帶來很多歡笑。 等到兩孩子自己能跑能跳了,他們自己就能跑到牛棚去。反正也是小孩子,沒人會和他們計較,看見了也無所謂。 長安給他倆餵了啟智丹,兩個孩子頭腦聰明,小小年紀也知道自己的曾祖父住牛棚是個秘密,不能對別人說。被人看見了也只說自己是跑著玩。 1976年,老爺子們先後平反回城,牛棚也變成了歷史的見證。 他們在這裡過的平順,對紅旗大隊也頗有感情,在後來也多次回到這裡,給了村裡很多幫扶。 村民們不止一次慶幸,幸虧他們當年沒幹什麼虧心事。 老爺子們走了,來照顧他們的譚景和和秦北墨暫時還得留下。因為城裡沒有接收單位,他們就不能回去。 現在,他們要麼等著高考,要麼等著老爺子們回去以後幫忙運作。就看哪一個先來了。 事實證明,爺爺們比高考靠譜兒。 秦老爺子回去沒多久,秦北墨就有了新工作,可以調回京城了。譚景和也可以回到海市。 譚景和還好,光棍一個,說走就走。臨走前還特意來和長安夫妻告別。 “這幾年,多謝你們。” “客氣了。” 他看著長安說道:“不知道為什麼,我覺得你特別親切,就像一個老朋友。這很奇怪,因為我以前從來沒有見過你。長安,希望你一直幸福下去。” 長安:“……”你有事嗎?說這些有的沒的,是要給他們兩口子添堵嗎? 秦北墨:“……我媳婦的幸福就不勞你費心了。” 譚景和:“……再見。” 他走了以後,秦北墨目光幽幽地看著長安,她聳了聳肩,說道:“別看我,我也不知道他發生麼神經。” 秦北墨當然知道長安和譚景和沒有任何關係,他就是想借機要點福利,比如,晚上把兩個孩子送到岳母那兒,他倆過過二人世界。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