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的師生,現在這部分人群轉向了黃嫂快餐。
年前那月有八百多的收入,平均每月也有七百以上的利潤。即便200多塊對於一般家庭來說不是小數目,但與之前的收益相比,這樣的數字讓人難以接受。
面對驟減的利潤,張萍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
去年,張記讓周建安和張萍這對夫婦賺得盆滿缽滿,輕輕鬆鬆成為了村裡的萬元戶。然而今年情況急轉直下,收入驟降,兩口子的心情自然也好不到哪裡去。
“你竟然一次性給了紫萱五千塊?她在學校哪用得完這麼多錢。”周建安抱怨道。
曾經,他為女兒感到驕傲,因為她不僅爭氣還能想出賺錢的好主意。
如果張記生意依舊紅火,五千塊錢不過是九牛二毛,很快就能掙回來。
但如今生意一落千丈,再想到那五千塊錢,周建安就心疼不已。
更讓他擔心的是,這些錢是不是都花在了王建華家裡?
王建華是他的女婿,雖然周紫萱說他會有所作為,但周建安心裡清楚,即使女婿有大出息,自己這個老丈人也沾不了多少光。
俗話說得好,“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王家即便再發達,能給姓周的一家帶來什麼好處呢?
張萍也在發愁,不過她憂慮的是張記未來的出路。
“這是一時的波折,還是長久的變化呢?”她嘀咕著,“那些學生是不是被周喬影響了,連低年級的學生都不認識她,也跟著不來張記吃飯。”
周建安拍案而起,“還有那個孫校長,以前收了我那麼多禮,現在卻翻臉不認人,縣衛生局這個月已經來了兩次,為什麼不去查查對面的黃嫂快餐?”
餐飲業受到衛生檢查本是常事,只是以往有人打招呼,衛生局對張記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現在,周建安覺得這種公平對待反而難以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