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喬當場支付了第一年的2000元租金,接過了鑰匙。
袁德宏也很滿意。這棟三層的小樓,一樓是商鋪,樓上兩層有多個房間,後面還有一個院子,足夠安排給十戶職工居住。
他親自送周喬等人離開時,正好遇到了來找他的丁利珍,她看到了他們離去的背影,雖然覺得有點眼熟,但並沒有太在意。
“袁廠長,這次分房,我們科應該也能有兩個名額吧?”丁利珍問道。
袁德宏感到一陣頭疼。沒房子的時候大家發愁,有了房子,分配起來也不是輕鬆的事。
作為負責分房的副廠長,權力看似很大,但實際上每一步決策都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
“謝謝您,於奶奶。”
周喬心情愉悅,但於奶奶的臉色依舊嚴肅:“你該知道,這每年兩千塊的房租都是我定的,謝什麼呢?”
她心裡明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
周喬她們可能已經打聽到了二七路45號屬於誰,才特意來找她租房,想要拉近關係,目的不外乎是那三間小樓。
於奶奶感到自己的好意被利用了,所以在要房租時毫不手軟。
周喬覺得這一切純屬巧合,但於奶奶並不買賬。
兩人話不投機,便不歡而散。
於奶奶帶著房租離開了,而周喬則興奮地拿著鑰匙和舅舅周勇去看房。
國棉三廠離二七路不遠,這對甥舅倆心中滿是期待。
租下這房子可不容易,但他們認為這是值得的投資。
這棟建築曾經是國棉三廠領導用來展示紡織品的地方,裝修雖然不是最頂級的。
但地面平坦,牆面塗上了白色的灰泥,底部一米高的綠漆讓空間顯得格外清新。
特別的是,這三間門面的層高超過四米,在當時這個高度非常罕見,意味著可以設計出更加寬敞明亮的商業空間。
店內的木質櫃檯還保留著,周喬輕輕敲了敲,雖然說不出是什麼木材,但她相信經過一番修整後,這些櫃檯還能繼續使用。
袁副廠長答應過,店內的一切都歸周喬處置。
“小喬,你在看什麼?”周勇問道。
“舅舅,你能幫我拉一下捲尺嗎?我想量一下尺寸,看看怎麼裝修最合適。”周喬回答道。
周勇環顧四周,覺得這個地方狀態不錯,只需簡單清理就能開業了。
當然,還需要申請營業執照。
周喬在本子上記錄下了所有的尺寸,然後與周勇一起走訪建材市場。
1983年的市場上,裝修材料的選擇不多,只有幾家商店出售基本的建材。
瓷磚大多是小方磚,木地板則是原木色,這讓周喬眼前一亮。
傢俱多為漆成紅色,但這種顏色讓她有些難以接受。
還有新推出的地板革可以直接鋪設在水泥地上,以及一些廉價的紅地毯,不過周喬不喜歡那種效果,擔心顧客帶進來的泥土難以清理。
周喬考慮了一晚上,根據店面的大小和佈局畫了幾張草圖。
第二天,周喬把圖紙拿給周勇看:“舅舅,你看這樣裝修行不行?”
在當今的裝修行業裡,專業人才似乎並不容易找。周勇雖自稱泥瓦匠,但他的過去可不簡單,他以前從事的是走私活動。
不過,泥瓦匠這門手藝,他也確實學過,並且抹牆、貼磚甚至吊頂這樣的活兒,對他來說都不在話下。
周喬寧願信任自己的舅舅周勇,也不願意去外面找工人,因為與陌生人的溝通往往更復雜。
現在大家對裝修都不是很瞭解,和工人解釋需求會很費勁,而和舅舅交流就輕鬆多了。
每當周勇感到困惑時,周喬就在旁邊耐心地指導,直到他理解了要做的事情。
周喬不僅規劃了店內的佈局,還設計了掛鉤、掛衣杆的位置,甚至連衣架的擺放都考慮周到。
她希望店鋪能像高檔時裝店那樣吸引人,比如用透明玻璃門代替木門,這樣路過的行人就能一眼看到店裡的新款服飾。
同時,她夢想中的店鋪應該全年保持恆溫,試衣間配備特製的燈光和鏡子,讓顧客試穿衣服時顯得更加迷人,從而增加購買慾。
雖然理想中的裝飾效果難以實現,因為預算有限,周喬還是盡力在現有的資金範圍內做到最好。
她計算了一下,即使不更換店門,裝修費用也得需要幾千元。
考慮到已經支付了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