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這樣,她才能提升所售商品的形象,吸引到更優質的顧客。
與此同時,周勇繼續努力為袁德宏的父母爭取支援。
袁副廠長在這股人情壓力下行動迅速,兩天後就帶來了好訊息:“你託付的事情辦成了。”
袁德宏聽了這話,神情略顯複雜,“看來你還真走運。”
周勇心裡滿是感激,卻一時不知該如何表達,便直接問袁德宏租金的事。
“一年2000元,廠裡只要1000元,另外1000元要給另一位房主。你知道這房子是國棉廠和別人共有的吧。”
周勇愣了一下,“三間店面一共2000元?”
他不確定這個價格是高是低,畢竟市場上沒有統一的店鋪租金標準,大家都是靠自己的關係網來拿鋪子,彼此之間也不清楚對方付出了多少。
對周勇來說,2000元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差不多等於袁德宏一年的工資加上獎金。
他有些尷尬地說:“沒錯,只有三間鋪面,樓上的房間你們不能用,廠裡打算安排工人住。”
周勇心想,如果能一併租下兩三個房間,他們兩家就可以省去租房的錢,樓上居住樓下開店,這樣的安排再好不過了。
“袁廠長,我和親戚合夥開這個店,這個價錢我得和她商量一下,明天給您答覆可以嗎?”周勇謹慎地問道。
袁德宏當然不會反對。
回到家後,周勇把事情告訴了周喬。
周喬正為她的高檔服裝尋找銷路,聽到2000元一年的租金,她立刻覺得這是個難得的好機會。
“租!不僅租,我們至少要籤五年的合約,最好能籤八到十年!”周喬興奮地說。
她預見到了即將到來的房改,認為現在簽訂長期租約,將來有機會直接購買這處位於二七廣場旁的黃金地段。
對於周麗梅也是一份穩定的生活保障,無論周喬的生意如何,這筆投資都不會虧。
不過,產權問題可能帶來的麻煩。
“合同必須三方到場簽字,以防日後有人出來攪局。”她謹慎地說道。
既然已經到了交租金的階段,說明國棉廠那邊沒有異議。
周喬並不擔心朱放的母親會搗亂,但她還是堅持確保在租賃期間擁有無可爭議的使用權,以免投入裝修資金後被人中途收回。
袁德宏同意了這個要求,定下了簽約的時間和地點。
周喬和周勇按時到達,周勇簡單介紹了周喬是他的外甥女,袁德宏並未多問。
當第三位產權人走進辦公室時,兩人驚訝地發現,竟是於奶奶!
周喬感到困惑不已。她一直以為這些房子都是國家分配的,沒想到於奶奶竟然是二七廣場那棟小樓的半個主人。
回想起來,那個年代的房子確實由公家統一管理,誰住哪裡、面積多大,全由上面決定。
而於奶奶一個人獨佔五間房已經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了,現在居然還擁有市中心小樓的一半產權?這在當時簡直是天方夜譚。
周喬對當時的政策瞭解不多。動亂過後,政府確實開始歸還一些人的祖產,包括房產。
如果早知道這一點,她或許會直接找於奶奶商量租房的事宜,何必繞這麼大的圈子呢?
“你們認識?”袁德宏驚訝地問道。
難怪於奶奶這次鬆口同意出租。原來是因為這棟小樓的產權問題一直懸而未決。
性格強硬的於奶奶和國棉三廠之間僵持不下,國家沒有明確說明房子歸屬之前,誰也別想輕易使用。
現在,於奶奶終於做出了讓步。
2000元一年的租金在這個時候確實不菲,幾乎等同於一臺進口彩色電視機的價格。
那時,家電是家庭中最昂貴的物品,大家還沒有買房的概念,出行主要靠腳踏車,偶爾見到摩托車都會讓人眼前一亮。
至於汽車,更是遙不可及的夢想,即便是普通的進口轎車也要幾萬元,陸徵和曹斌的東風卡車加上稅金更是超過了四萬,吉普212稍微便宜一點,但也接近這個數字。
“不管認不認識,收租金是我的權利。”於奶奶的話依舊冷硬,但周喬並不在意。
只要能租到房子,她願意支付合理的費用,不會佔這位老太太的便宜。
三人坐下來商議,周喬提出想租十年。
袁德宏看了看於奶奶,猶豫地說:“房租會不會一直不變呢?”
豬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