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啊,年紀輕輕又長得漂亮,但她確實有能力。你說賣衣服賺錢,看著周喬每次進貨都是大包小包,想跟風也沒那個本事。
兩個大男人能分清衣服顏色就不錯了,像陳行琅那樣研究時尚雜誌的男人,在1984年的國內又有幾個?
與此同時,陳行琅送走了周喬一行人,獨自在家思考了很久,最後騎上摩托車出門。
他的目的地是行琅製衣廠,這是羊城最大的製衣廠之一,而陳行琅的姐夫正是這裡的廠長。
有了這層關係,陳行琅總能得到比別人更好的貨品。
他自己原本也在這家制衣廠工作,但從1980年開始嘗試拿些衣服到外面擺攤,到了1982年乾脆辭職,成為了一名個體戶。
雖然他拿的是出廠價,但畢竟還是佔了些便宜。
行琅製衣廠最近生產了一批羊毛混紡的大衣,但由於國外客戶突然變卦,這批貨物積壓了下來。
陳行琅參與了這批衣服的設計與選料,進價的確很高。
每件成本65元,他只賺5元,自己並沒有囤積多少,但工廠卻壓了上萬件庫存。為了幫助姐夫解決問題,陳行琅決定想辦法把這些衣服銷售出去。
他把摩托車停在廠門口,傳達室裡探出一個腦袋:“一聽那油門聲就知道是你小子,來找何廠長吧?”
陳行琅去年就騎上了價值三千多塊的摩托車,可見收入頗豐,讓同事們羨慕不已。
然而,大家也清楚,不像陳行琅有個當廠長的姐夫。
因此,儘管羨慕,卻沒人敢輕易辭職冒險,畢竟一旦生意失敗,連工作都沒了,一家老小的生活就成了問題。
一天,陳行琅遞給門衛一包煙,請他幫忙照看自己的摩托車,然後急忙衝進了廠房找何叢生。
“姐夫,我有個辦法能把那些滯銷的羊毛大衣賣出去,不過得等幾個月……哎呀,您先別急著動手,聽我說完啊。”
:()穿書八零:發家從擺攤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