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未落,何叢生已經追著陳行琅跑了十幾米,打得他連連求饒。
原來,這批羊毛大衣因設計改動未能透過國外客戶的驗收,導致無法銷售,給何叢生帶來了巨大壓力和負面評價。
何叢生一邊跑一邊打,鞋子都甩掉了,累得氣喘吁吁。
就在何叢生準備狠狠教訓陳行琅的時候,陳行琅抓住機會提出了一個新奇的想法:“請男演員穿著我們的大衣登上《時裝》和《大眾電影》雜誌封面?”
雖然何叢生嘴上說不認識雜誌社的人,也不認識演員,但他實際上已經開始思考這個提議的可能性。
考慮到時節已過,反季節銷售昂貴的大衣並不容易,但若此法有效,不僅能解決當前困境,還可能成為未來處理庫存的新策略。
隨著市場競爭加劇,靈活應對成為了關鍵。想到這裡,何叢生決定試試這個大膽的方法,他盯著陳行琅,半信半疑地說:“好吧,咱們就試一次看看。”
“這主意是你小子想出來的?”陳行琅皺眉問道。
“嘿,姐夫您別管是誰的點子了。關鍵是我想著幫您解決問題呢,您就別生氣啦。”對方笑著回答。
“我生不生氣,得看你的方法有沒有效果。”陳行琅沉聲道。
實際上,陳行琅覺得這個辦法確實有幾分道理,何叢生也不是個笨蛋。
兩人之間緩和了不少。
最初,由於國外客戶的拒籤,他們本打算在國內市場銷售這批衣服,卻沒想到銷量慘淡,經銷商不願進貨,陳行琅自己擺攤批發也無人問津。
直到周喬將貨物帶回鳳城後,雖然銷售速度緩慢,但還是賣出了幾十件,並且她還願意再次進貨。這讓陳行琅開始關注她的做法。
年前詢問時,周喬表示無能為力,年後卻又提出了新方案。
陳行琅並沒有深究她是如何想到這些辦法的。
畢竟他們之間並非親戚關係,周喬也沒有義務必須告知他所有細節。
最終,陳行琅與何叢生商量決定由陳行琅親自前往京城,《時裝》和《大眾電影》等刊物都在那裡出版發行。
“提前接觸總比臨時抱佛腳好得多,多跑幾趟,廠裡會報銷路費的。”陳行琅無奈地點點頭,儘管心裡並不情願,因為他知道這意味著要暫時放下自己的生意。
另一邊,周喬在羊城停留兩天後收到電報,得知李鳳蓮和貨物已安全抵達鳳城。
但由於通行證未辦妥,她決定跟隨白秀莉偷偷進入特區。
當時那道28米高、全長86公里的鐵絲網尚未完全建成,儘管有人把守,但在熟悉地形者的帶領下,仍有機會潛入。
白秀莉先到達鵬城,在約定時間接應周喬三人。
那些沒有鐵絲網封鎖的地方反而防守嚴密,而有鐵絲網的地方,大家已經剪開了通道進出。
周喬模仿未來某位成功人士的方法,“偷渡”進入了鵬城特區。
這座城市對周喬來說再熟悉不過了,只是她熟悉的景象屬於十幾年甚至三十年後的特區。
現在的鵬城正如白秀莉描述的那樣,雖處處建設,但整體繁華程度遠不及羊城。
然而,走在路上,看到行人們的精氣神,與內陸城市的氛圍截然不同,讓她感到既親切又陌生。
鵬城的發展一日千里,當地人首先感受到這種日新月異的變化。
眾多建築工人湧入,為這座特區注入了無限活力。
白秀莉帶著周喬來到了她擺攤的人民橋小商品市場。這裡的商販們賣著各種各樣的小商品,從阿婆衫到電子錶應有盡有。當她們走過時,周圍的喧鬧聲似乎都減弱了幾分。
白秀莉已經在這裡擁有了一塊固定的攤位,兩米見方的地面上鋪著花色油布,上面堆滿了廉價的西褲,一個簡易的衣架上掛著幾件樣品。
雖然也賣一些其他的服裝,但主要還是以男裝為主。
萬師兄看到這一幕感到十分失望。
他原本以為白秀莉在鵬城做的是大買賣,沒想到也只是個小攤主。
他心裡嘀咕,既然如此何必費勁跑到特區來呢?留在羊城擺攤不也一樣?
然而,對於周喬來說,眼前的景象卻滿是誘惑。
看著那些尚未開發的土地,她心想如果能建起商鋪該有多好。
可惜她並非香江的大老闆,組織不會把土地批給她這樣一個來自豫南省的小村姑。
即使有機會拿到地,她也沒有足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