澆飯似乎不是最佳選擇,因為張記小吃已經積累了不少忠實顧客。
最終,她決定在現有選單上增加蓋澆飯選項,以吸引更多的顧客。
周紫萱把自己的想法告訴了張萍,但張萍顯得有些猶豫:“炒幾個菜倒不難,順手就做了。可每天要買的食材種類繁多,如果點蓋澆飯的人不多,剩下的菜怎麼辦”
周紫萱愣了一下,確實有道理。黃嫂快餐以單一品類著稱,提供豐富的蓋澆飯選擇,葷素搭配齊全。
在寒冬時節,為了確保每種蔬菜都能供應,據說黃嫂家人甚至半夜騎車到遠處的市場採購。
想到這裡,他不禁懷疑:難道張家也要走上這條辛苦的道路嗎
一家小小的餐館竟然需要五個人來維持運營。
周雲盛負責採購,舅舅張滿福揉麵,媽媽張萍調味兼掌勺,舅媽江蓮香招呼客人並收款,表妹周珊則做雜務,擦桌子收拾碗筷。
每個人都有明確的任務,忙碌時各司其職,一旦生意清淡,整個店似乎變得格外安靜。
其實,若父親能夠接手揉麵的工作,根本無需請舅舅幫忙。
甚至舅媽和表妹的部分職責也可以合併。
從前沒有店面時,母親一人就能打理好小吃攤,從攤位升級為店鋪後,雖然業務量增加了,但是否真的需要僱傭這麼多人呢
再看看黃嫂那邊,總共只有三個人。
黃嫂主廚,婆婆負責摘菜洗碗等雜務,有時丈夫或孩子也會幫忙端菜收錢。相比之下,張家僱用了更多人手,成本自然增加不少。
尤其是舅舅和舅媽兩人每月工資合計100元,在當地已經算是高薪。
而同樣的工作,在鄉下可能只需支付20元工資就有許多人願意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