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實際上,周雲盛正是衝著她來的。
即使禮堂內人多眼雜,但二十年的共同生活使他對周麗梅的一舉一動都瞭如指掌。
他徑直走向周麗梅,想坐在她身邊,卻被陳順攔住。
“你來這裡幹什麼?這裡是縣一中,不要惹事!”陳順用胳膊肘擋住了周雲盛的去路。
雖然年輕,但他並非弱不禁風的學生,而是有足夠的力量對抗眼前的挑戰。
周雲盛認出了這個年輕人,正是那天協助他們辦理離婚手續的人。
憤怒幾乎讓他失去了控制,但考慮到場合,他最終選擇了忍耐。正
如兒子周紫萱所說,“忍辱負重”,只有這樣,才能為和好鋪平道路。
幾個月來,他獨自在外打工,回家後發現連一件乾淨衣服都找不出來。
脫下髒衣服想洗澡,也沒人幫忙搓背,更不用說關心他是否吃飽穿暖。
周老太只在乎錢,張萍和王金桂這兩個嫂子和弟媳也對他漠不關心。
周雲盛覺得,有個老婆確實很重要,哪怕不能生孩子,能洗衣做飯、晚上陪伴也就夠了。
尤其讓他意外的是,前妻周麗梅的侄女,那個曾經被他看作“賠錢貨”的周喬,竟然出息了。
周雲盛是個非常在意麵子的人,以前總是擔心別人笑話他沒兒子養老。
但現在,如果周喬能考上大學,村裡誰還敢嘲笑他沒有兒子?有兒子卻考不上大學的,還不如他的侄女優秀呢!
因此,他決定重新接納周麗梅和她的侄女,並承諾以後會好好對待她們。
為了支援周喬上大學,他甚至願意砸鍋賣鐵。
侄女能上學,自己的侄女當然也能。想起紫萱的話:“老婆不是用來打的”,周麗梅不同於村裡的其他女人,她曾勇敢地逃離過一次……
這些話在他心裡翻滾,使他忍住了想要動手的衝動。
“我是周喬的伯父,憑什麼我不能來?”周雲盛大聲說道。
陳順本想叫同學幫忙把他趕出去,但看到校領導示意家長趕緊入座,只好把周雲盛安排到後排,避免衝突。
當著眾多家長和老師的面,陳順不敢公開討論家事,只能硬著頭皮讓周雲盛坐下。
周麗梅雖然害怕周雲盛,但她不再像以前那樣對周喬說“那是你爸”、“他還是心疼你”之類的假話。
她意識到,離開周家後,無論是她還是周喬,生活都變得更加幸福。
新年時一家人圍坐在一起,談笑風生包餃子,享受陸徵寄來的年貨,這種溫馨的畫面,在周麗梅嫁入周家二十年間從未有過。
在周家,婆婆總是對她不滿,妯娌們則想著佔便宜又擠兌她。
而現在的生活,才是真正的和諧與快樂。
周麗梅心中五味雜陳,周家的生活對她而言彷彿一場無盡的噩夢。
“阿梅!”耳邊再次響起那熟悉卻又令她畏懼的聲音。
身旁的一位家長輕輕推了推她的胳膊,“後面那個男的是不是在叫你?”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關注,周麗梅感到一陣寒意,更多的是深深的厭惡:“嗯,那是我的前夫……我真不想理會他。”
提到“前夫”這個詞,在1984年還是個相當新穎的概念。離婚,在那個年代並不常見,大多數夫妻即便經歷了無數爭吵與衝突,最終還是會勉強維持下去。
對於像周麗梅這樣在60年代步入婚姻殿堂的人們來說,愛情並非結婚的主要考量因素,更多是基於家庭和社會的安排。
婚後發現彼此性格不合時,往往也只能無奈接受現實,因為離婚涉及到太多複雜的社會關係和外界眼光。
這位細心的家長打量著周麗梅,覺得她顯得誠實而純樸,顯然是一位被命運捉弄的可憐人。
想到周喬,儘管生活在單親家庭中,還能取得如此優異的成績,實在令人欽佩。
在家自學不僅需要極高的自律性,還得自己解決學費問題。
“別理他,我看你前夫不太好相處。等會議結束,我會找幾個家長陪你一起出去。”
家長的話讓周麗梅大為感動。她本以為坦白自己的離婚經歷後,之前那些友善的態度會瞬間改變。
沒想到對方不僅沒有嫌棄,反而給予了理解和支援。
或許,離婚並不是那麼難以啟齒的事情?
確實,如果生活能過得下去,誰又會選擇離婚呢?
作為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