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七十九 三器合一(1 / 2)

小說:津門詭事錄 作者:蒼茫天下

黃袍老祖並非一個人,這點韓大膽兒之前就懷疑過,只不過現在知道了三陽教創教的背景之後,似乎更加確定了自己的猜測。 狗少雖然間接除掉了三陽教的三大護法,他的師父洛天合又是三陽教出身,但他畢竟不像韓大膽兒對案子挖的這麼深,所以心中也沒什麼懷疑的物件。 狗少離開前,韓大膽兒又告訴他,自己從大友那瞭解到,關於員嶠仙鏡鏡芯的一些事,狗少這時才知道,原來三陽教一直尋找的東西,就在那個孩子身上,心中也十分吃驚。 韓大膽兒希望小型拍賣會那天,狗少能相助一臂之力,就算進不了會場,也可以在外策應。最重要的就是,三陽教一直覬覦員嶠仙鏡,現在鏡芯現世,這些餘孽亦有可能會破壞拍賣會,來搶奪鏡芯。 狗少答應之後邊告辭離去。他擔心有三陽教的人暗中跟蹤,所以沒走大門,而是悄聲越牆而出,從韓家後衚衕,七拐八繞之後,才繞了一大圈,回到小廟。 接下來的幾天,韓大膽先抽空和梅若鴻去看了那場電影《人猿泰山》,之後除了上班,就是利用空閒時間破譯反切密碼,連續幾天的努力之下,終於基本將密碼破譯。 為什麼說基本呢?因為這種密碼有個問題,就是寫密碼的人,是按照字型的讀音來編寫密碼。也就是說你得到的並不是具體文字,而是文字的讀音。 這密碼是戚繼光發明的,所以編寫密碼的人肯定是明代後期的人,不過那時候的語言和對文字的讀音,似乎與現今有所不同。 明朝洪武定都南京,當時的官話以江淮話為基礎,但和現在人說的語言又有所不同,江淮官話沒有翹舌音,反而有大量的入聲詞。直到靖難之役,燕王朱棣登基稱帝之後,大明朝遷都北京,這時候江淮官話和有近千年歷史的北京方言逐漸融合,形成了另一套官話。 明末清初,滿清入關後,許多滿人發不出入聲,有愛說翹舌音。康熙即位後,推行漢話,而明朝官話和滿語中一些翹舌音融合,形成了後來的北京話。直到雍正年間,設立了正音書館,才正式確立了北京話為當時的官話。 現在這些破譯出的密碼譯文,既然不能確定具體編寫年代,因為孟老爺子是研究明代歷史的學者,所以只能暫時認定為是戚繼光之後清代之前的時段編寫的,這就要找當時官話的資料來做比對。 幸好,之前鬼工球的發現,幾乎可以確定,這些譯文應該是星圖上,星宿的名稱,所以韓大膽兒除了找來官話資料,又用《開元佔經》上的占星內容作為參照,不多久便完全破譯了譯文的內容。 韓大膽兒參照《開元佔經》上關於星宿出現的時間方位,對鬼工球投射出的星宿位置比對確認,可以確定這星宿圖,是四月天,黃昏十分的星圖,而且位置是在北方地區。 譯文中除了星宿位置的星宿名稱註解外,另有幾句,就像薛五爺當時所說,所指的是戰國時期的燕趙之地。 古代燕趙地址大多指河北一帶,當然也包括北平、天津、遼寧以及山西、河南北部等一大部分地區。 不過,如果這古器的確和無終國有關,那燕趙之所指的應該是河北與天津衛一帶。具體位置,還要看梅若鴻對地圖的查詢比對結果。 又過了一天,白崇偉打來電話,說已經搞到了小型拍賣會的入場券,而且也和主辦人聯絡過了,拍賣會開始前可以見上一面。不過白崇偉有事要去趟上海,所以只能把主辦人介紹給韓大膽兒,至於拍賣會就不能陪他一起了。 這天晚上,梅若鴻那邊也終於找到了立體地圖所示的區域。所以第二天一早,韓大膽兒帶上鬼工球,就騎車先去了趟巴斯的化驗所。 梅若鴻這次一改往常,沒讓韓大膽兒來了之後先罰站半個鐘頭,反而是一直拿著地圖在化驗所一樓等他。 韓大膽兒喜出望外,結果梅若鴻手裡的圖一看,這竟然是一張春秋戰國時期的古代地圖模本,而這張模本上還附著一張硫酸紙。 硫酸紙是一種經由細植物纖維製造,後用濃硫酸處理過的,極薄而堅韌的紙張,一般用於印刷,也可以用於描摹或是拓印,所以後來也被稱為複製紙。 這張硫酸紙上是梅若鴻根據立體地圖扁平化之後,推測描摹出的平面地圖。一切果然如梅若鴻所言,那張立體地圖上的起伏,和春秋時期的古地圖十分相似,的確是燕山山脈。 只不過燕山山脈位置靠近地圖邊緣,圖上那些縱橫交錯的,並非道路,而是此地的古河道。而這張地圖所示的中央位置,正是這地圖要標記的位置,也就是繪製者所在位置。若用現代地圖對比推測,這位置便是九河下梢的天津衛。 韓大膽兒心道,要說這地圖所指的是盤山或是不陰山,失落古城遺蹟就藏於山中某處,或許還有可能。但天津衛水系眾多,坑窪河溝更是不計其數。況且這座城市從遼金時期就已經存在雛形,自明代至今,更是淪為九國租界,哪裡又能藏得下一座古代城池呢?小主,這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