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4 / 5)

小說:十里人間 作者:老草吃嫩牛

山派出了一位成就兩派所學大能者,這就是智素和尚。

而後,這位偉大的和尚為了平息兩派紛爭,乘船出海,說是為了感悟更大的佛理,可他這一去就再也沒回來。

他走之後,這才有了東西兩派合併一教,從此天下和尚教徒皆為一家的盛事。

智素是推動和尚教統一的第一名僧。

俞東池有些手抖,他強按捺住自己內心的惶恐,好半天才澀聲問:“這事兒……你們都知道?”

在一邊早就憋不住的老何太太點點頭:“對啊!我們都知道啊?”

周松淳也是一臉震驚:“為……為什麼不早說呢?”

那是大能高僧的舍利子啊!

老太太一臉你這個人好奇怪的樣子回答:“這有什麼好說的!人家老和尚地下好好躺著,沒事兒挖人家出來幹嘛?這人死了都一樣兒,就是一把骨頭唄,上次我跟我們杆子爺嘮叨,我們杆子爺還說呢,啥舍利子啊!那就是膽結石!腰子石頭,嘿!結石!人吃五穀雜糧,還不得有點子拉不出去的存貨了?我男人去了那年也是火化,舍利子能有一小盆!可憐的老東西,生是疼死的!他咋不早說呢……”

老太太忽然悲從心來,眼淚汪汪的哭了一會到:“再說了,祖宗們都發過誓言,杆子爺也容了,我們為什麼容不得。”

俞東池他們立刻奇怪的看著江鴿子,彷彿在問,對呀,你為什麼又不容了呢?

江鴿子嘆息一下道:“老甄頭他家絕戶了,老頭兒都九十一了,還能活幾年呢……池甕慶賀酒兩瓶,當年十四巷的池甕酒是供品,那酒的秘密就是十四巷的老井水。那老和尚當年圓寂,池家是信徒,就獻出自家寶井,潤養佛身舍利子,後來老甄頭家又在井上修了佛塔,也就絕了池甕酒……”

說到這裡,江鴿子忽然又想起什麼,就回頭問黃伯伯:“我說老黃,池翁家還有後人麼?”

黃伯伯低頭想了一下:“怎麼沒有呢!咱五姑奶奶就是他家後人呢,他家後來不釀酒了,就送家裡的女眷去李家學了刺繡的活計,後來李家遷走了,這做繡活的就成了五姑奶奶她家祖宗。”

這樣啊。

江鴿子回頭對俞東池說:“他家應該還有個兩千年左右的老酒窖,也不知道釀酒的技術還在不在,你們做藝術之都,總要有產品,要是五姑奶奶知道老酒窖在哪兒,也知道技術,你們就給老人家一筆錢兒,再找個條件更好的養老所,那老人家命苦,勞煩……要好好待她。”

那天他送五姑奶奶去療養院,五姑奶奶人奇怪,硬是找不到一屋的伴伴。

最後實在沒辦法,療養院就把老太太送到鍋爐房邊上的雜物間跟棺材一屋。

江鴿子回來之後,也總是記掛。

他去看過幾次,奈何,就是他願意掏錢,療養院也沒人願意跟五姑奶奶一屋。

五姑奶奶拒絕跟老頭兒一屋,那些老太太拒絕跟一個古怪老頭兒一屋。

這事兒,誰也甭怪!

就是無奈!

俞東池很認真的打量江鴿子。

夜色下,這人眼神清正,神采篤定。

這是一個多麼神奇的人啊,他想如果宇宙最大,那麼這人的心裡,許是能安放下整個宇宙的。

因為,他似乎什麼都不放在眼裡。

這一晚,說來說去,誰都照顧到了,他卻從從未在這裡撿一文的便宜。

世上,真仁假善,好名好利的多了去了。

可江鴿子這樣的人,他還真是頭回見到。

江鴿子安排了一會,又迎來哭哭啼啼的老甄頭。

人家老甄頭拿了一千貫錢兒,抬腿就要走。

一邊走一邊還嘮叨,你們咋不早來,老子早就想出去玩了。

江鴿子哭笑不得的安慰好他,又跟老何太太捋了捋那首十四巷的歌兒。

就這樣,老三巷左右翻騰,又給俞東池他們翻騰出三座狀元牌坊。

這三座牌坊倒也好找,前朝狀元不稀罕,後來街坊們就拆了牌樓,蓋了各家的茅廁。

江鴿子笑眯眯的坐在那邊與俞東池算著:“不是我說,今兒算是你賺著了。”

俞東池親手給他斟滿茶杯,兩手捧著到他面前,真誠且佩服的說:“杆子爺高義。”

除了高義,俞東池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那就是,這算是半個知音吧!

他一再跟人說要找到本城的藝術核心。

他人貴話少,也不愛與人解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