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部分(3 / 4)

小說:瘋狂的手術刀 作者:誰與爭瘋

鋼絲穿過棘突、椎板下及小關節的孔洞,然後將骨板下半部分綁在脊柱上。再用枕下鋼絲或枕骨錨釘將把骨板的上半部分固定在枕骨上。這種方法一般是中線左右各一塊,一共兩塊長條形的骨板。

它的缺點是縱向強度有限,由於長條形的骨板在鋼絲固定下可能會出現“活塞”樣活動,所以頸部的活動會使得這個固定的強度越來越弱,甚至有些術後可能還需要外固定。而即使不需要外固定的,也可能因為時間的關係,導致它對於承重來說越來越不牢靠。

也正因此,近年來已經研發了多種多樣的枕頸內固定系統,使用螺釘加鋼板,能夠更好地把脊柱固定住。

王磊顯然也知道這些,所以他根本想不通謝克為何要選已經幾乎沒人再使用的鋼絲。

外科醫生都是,也必須是與時俱進的。因為各種手術方法和治療方法的發展、改進實在是太快了。以至於有時候你在學校裡學到的東西跟進了醫院後使用的裝置、器械都已經完全不一樣了。這才短短几年而已。

新的東西也許不完全是對的,但是凡是新的那就是進步。也許用過幾年被發現不夠好,或者有更好的方法能替代了。然而守舊是絕對不允許的。也沒有一個外科醫生願意守舊,除非他本身就不行,學不了新東西。這一行更新換代起來有時候比it還要殘酷。

然而,謝克的選擇,必然是有道理的。

這個道理,王磊在看清楚鍾梁全被暴露出來的脊柱節段後,突然明白了。

無論是鋼絲還是螺釘,它們鑽孔的地方都離不開枕骨。枕骨的定量解剖學對於應用顱內鋼絲和鋼板螺釘系統的枕頸固定手術是至關重要的。

枕骨周圍骨骼測量顯示枕外隆凸中線處骨骼最厚。在所有的標本中,最厚的骨骼總是位於中線或中線附近。同樣,枕骨也是從枕骨大孔到枕外隆凸變得越來越厚。以枕外隆凸中線為高,較短的下項線為上底,較長的上項線為下底的倒梯形區域,就是枕骨最厚的地方,這地方的骨質大約有8毫米。

然而讓王磊注意到的,則是枕骨下面和寰椎的中間部分。在寰椎上關節突跨越椎動脈溝到達寰椎後弓上方之處,兩側各有一個骨橋。一側是閉合的,一側是開放的。骨橋在椎動脈上形成一個骨環,骨環內有椎動脈和第一頸神經透過。

後橋!

這兩個骨橋叫做寰椎後橋,是一種骨性結構的變異。它的存在並非好事,寰椎後橋患者經常有椎動脈和頸神經症狀,如眩暈、頭痛伴頸部不適、肢體麻木等。當然,毫無症狀的人也是有的。

以前因為標本少不知道,最近越來越多的病例報道,這種後橋的發生率高至百分之十幾,而且男性為多。

鍾梁全的後橋還和大部分人不一樣,他是一側閉合一側開放的。或者說,一側是完全後橋,另一側則是不完全後橋。

朱明顯然也和王磊注意到了同樣的地方。他們倆個都皺起了眉頭。

術前他們可都是仔細看過ct的,竟然漏診了!

不管這個骨橋對患者有沒有影響,漏診對一個外科醫生來說雖然是難以避免,但到底有一種挫敗感。

尤其是在謝克明顯是已經診斷出來的情況下。

朱明終於明白,謝克為什麼堅持要用鋼絲固定,而不用現在時下流行的螺釘了。

道理很簡單,由於後橋的存在,置釘的角度和位置都變得十分艱難。

首先,如果不是謝克的刻意提醒,他們自己做手術的話,很容易貿然將螺釘置於其上。

因為這個後橋乍看之下,很容易被誤認成寬大的椎板,而椎板是最適合置釘的地方。因為椎板在對抗拉力方面強於小關節,而且能夠提供更加安全的穩定性,因此,一般會首選椎板固定。

但是如果真的那樣做,那可就是個大災難了。這樣置釘無疑會有極大機率的可能性傷害到椎動脈。

仔細想想,鍾梁全的這個後橋因為兩側的不對稱,所以被朱明和王磊很快發現了。若是,它的兩側都是閉合的呢?那就太容易誤認為椎板了,尤其是在醫師根本沒有考慮這種病變的情況下。

而這還不算完,謝克手拿明膠海綿捲成的細棒,在c1和c2之間的右側劃了一個弧線,吸引了朱明和王磊的注意力。

看明白之後,朱明和王磊都無言以對。

天啦!這個鍾梁全是怎麼長得哇,寰椎有後橋不算,椎動脈竟然還走得如此凌亂*,就像是織毛線的時候漏穿了一個線孔,然後又被拉出來一樣不整齊。

後橋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