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樓的廚房被包仔弄得很像模像樣。
本來在一樓做飯會方便點,但李民一直跟著,上上下下的,怕他的腳會磕磕碰碰。李承坤就把兩個鍋拿到二樓了。
二樓衛生間對過去有個約十平米的簡易的廚房,裡邊砌有好些水泥板用來置物,小家庭這樣生活也足夠了。可偏偏李承坤生得高大,在裡面總覺得放不開手腳,所以他乾脆把煤爐給搬到沒有房頂的露臺上了。
李民腳上套著膠袋,坐在椅子上收拾買來的野香菇,大大小小的,樣子不是很討喜,但是香味撲鼻,李承坤對它們完全沒有抵抗力。
稀奇的是,這東西你平時想買還買不到。就是現在快過年了,各地都在走親戚,山裡的瑤族大姐大媽也是趁著節慶帶點回孃家看親戚什麼的,有剩餘或急需錢用才會多多少少賣點。
今天還是李民發現的。那會兒李承坤在活禽市場裡買雞,裡面不通風,李承坤就沒讓李民進去。他就在小賣部門口的長凳上坐了一會,剛好碰上。給人說了好些好話人家才賣了他一串。
這招他是學李承坤的,就李承坤為他解圍假煙的事那次。
他們從大王村回來時,馮濟芳有交代過李民要靜養,腳上的骨頭短時間內長不了那麼快。但李承坤不放心,領了五百塊錢後趕在醫院放假前帶李民去檢查了一次。
幫忙檢查醫生也沒說要用機器照照什麼的,看著李民高瘦的身體和一直不能癒合的傷口,就說傷口恢復的很不錯,傷筋動骨的沒那麼容易痊癒。指著李民說,這小孩正在長個,營養分流,傷口癒合慢再正常不過了。讓他們再過個把月再去看看。
基本和馮濟芳一樣的說辭。
李承坤這也沒辦法了,只能先信著吧。
回來的當晚就用鐵鍋燉了個大豬腳,除了肉什麼都沒放,一鍋的油。看起來就挺可怕的,李承坤自己也知道自己手藝啥程度,也沒好意思一個勁地讓李民吃。李民倒懂事,自覺地吃了一截筒骨,還很給面子地吃了兩大塊肉。
從來,他們的生活就不缺油水,只是幾個大男人不懂持家,船上生活也不夠方便,所以生活水平起起落落,非常地不均勻。故而兩人這般努力的結果是兩人直到第二天下午還是吃不下飯,大冬天的吃了一整天的鹹菜送粥。
不過這樣也是有好處的。從那天后,李民就跟著李承坤出來買菜了,不然他這錢花完好吃的又沒吃上,太浪費了點。李民也終於明白為什麼包仔從來不給李承坤自己去逛市場,因為他實在是…..有點傻?
李民自己想著想著就笑了起來。
一旁坐著看湯的李承坤轉過頭問:“笑什麼。”李民又抬頭看了一眼李承坤認真的臉,忍不住又繼續笑了起來。
李承坤一臉好奇地看著李民,情不自禁又莫名其妙地,也跟著笑了起來,像個傻大個一樣。
直到煤爐上的鍋冒了煙,李民這才搓了兩把手裡的野香菇扔到了鍋裡。
回來的路上,兩人經過一個賣白菜的農用車時,李民指著其中一個大白菜說大得像個小人似的。李承坤眨眨眼睛,以為李民喜歡,停下車就把那個白菜買了。
後座上的李民直翻白眼,他剛說完那菜像小人,李承坤就要把那菜吃了…..真不知道他腦袋裡想的都是些什麼東西。
李承坤愛吃海里的東西,這是大頭無意間說起的。還說以前船上條件不好,也沒做過幾次海鮮,想吃魚時他們只能去關記。
但因為何老頭之前的交代,李承坤一直不敢讓李民吃魚。為了防止菜串了腥味,他們更是好幾個月沒買過魚了。
一個人的事情,平白無故地讓其他三個人跟著他受累,李民覺得很對不起他們的。
特別是李承坤。
所以今天趁著上街的機會,李民就央著李承坤買魚,還說自己好想吃,差點都受不了了。說得李承坤都笑了起來,抬手想刮他鼻子還是掐他的臉,但是後面還是沒掐就放回去了。
轉身便帶著李民去市場的南部買了兩條村民剛海釣上來的新鮮黃魚,還活蹦亂跳的。每條都有七八兩,花了差不多八塊錢。李民一陣心疼,但一想到是李承坤吃的,好像又不是那麼計較了。
李承坤把湯煲提了出來,熱鍋準備放油煎魚時被李民制止了。
李民雖小,但生活常識還是有的。因為以前他爸爸還活著的時候可能知道時日不多,所以有意無意地教了他許多東西。教他做飯煮粥,告訴他新鮮的魚和肉不要燒得太老,不要放太多配料,不然就把好肉浪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