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取得了顯著成績。600家國有大中型企業中的350家已經進行了清潔生產改造,降低了原材料、能源消耗和排汙強度。華夏最大的鍊鋼企業之一鞍鋼的工業用水的回收利用率達到91%,含熱能的氣體和廢渣都達到了零排放。空氣汙染曾十分嚴重的遼都在680多家工業企業搬遷到新工業區之後,即使在煤煙汙染程度最重的冬季,空氣質量優良的天數也達到了3/4。
在遼安採用迴圈經濟戰略的同時,祥林和龍江分別在2000年和2001年宣佈建設“生態省”。“祥林和龍江有著相對豐富的自然資源。黑土地、大草原、大森林和溼地為我們更新工業結構提供了新思路,”龍江省環保局長李衛星、祥林省環保局長王洛勇說。據介紹,龍江正在開發生態農業、畜牧業、生態旅遊等行業。祥林則提出了建設生態型綠sè農產品加工基地、現代中yào和生物制yào基地、光電子資訊等高新技術產業基地。
儘管具體戰略有所不同,東三省的環保局長都認為,避免振興過程中的新專案產生新汙染是走一條新興工業化道路的關鍵所在。他們說,2003年頒佈的《環境影響評價法》為環保部mén提供了“尚方寶劍”。《環評法》規定,新專案必須首先經由環保部mén對其可能產生的環境影響進行評價。不符合環境要求的專案,環保部mén可以立刻“槍斃”。
李衛星不久前“槍斃”了一個在哈爾濱市新確立的水源附近建設“冰雪度假村”的專案。儘管專案投資額達9億美元,能帶動相當的就業,他還是“不為所動”。“‘科學發展觀’要求我們走一條經濟發展和生態環境統一的和諧之路。在這條路上,環保部mén要當好‘看mén人’。”李衛星說。
3月17日,蕭宸又被記者堵在了江東廳mén口,當被問及國家發改委對農民增收問題的看法時,蕭宸提出了“五要”,他說:“一要抓好農村改革。透過抓好土地徵用制度改革,把政fǔ公益xìng用地和社會經營xìng用地分開,使農民得到合理補償。同時還要抓好農村稅費改革、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和農村金融體制改革,消除影響農村生產力發展和農民收入增加的體制xìng障礙。
二要抓好政策落實。把取消農業特產稅、降低農業稅率、對種糧農民直接補貼以及財政支援、信貸支援等一系列政策落到實處,真正做到‘多予、少取、放活’。
三要抓好農業結構調整。按照優質、高效、生態、安全的原則,把產業佈局調優,把產業鏈條調長,把產業規模調大,把經濟效益調高,給農民帶來更大的利益、更多的實惠。
四要抓好xiǎo城鎮發展。加速農村剩餘勞動力向非農業和城鎮轉移,使非農產業成為農民收入的主要來源。
五要抓好對農民的培訓。使他們種地有能力、務工有技術、收入有保障。”
今年的兩會期間,還有一則事情引起了廣泛關注和討論。全國兩會期間,西川代表團中一位村支書向省領導送“一份最乾淨的禮”的事例,在會場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來自瀘定縣咱裡村的高顯明代表,向省委書記趙學仲代表、省長張紫文代表深深地鞠了一躬。因為他們村裡的蔬菜得了一種怪病,輕則減產,重則絕產,而他“找了上頭多次,可一直盼不到農技員下來”。3月7日吃早飯時,他把情況反映給了參加兩會的省委書記和省長,誰料當天吃晚飯時,省農業廳專家組趕了第二天吃早飯時,20多位專家已經在菜地裡忙碌了。如此雷厲風行的辦事效率、如此立竿見影的成效,讓村支書代表大山裡的1975位父老鄉親感jī得彎下了腰。
這則新聞被廣泛傳播,人們在欣喜之餘不免仍體味到濃濃的苦澀:能在一兩天內就解決的問題,為什麼以前找了上頭多次卻一直盼不到人影?為什麼以前基層的農技員都難得“下來”,現在卻一下來了20多位專家到農田裡“忙碌”?由此可見,求真務實地轉變政fǔ職能,打造服務政fǔ、責任政fǔ,確實任重道遠。
作為已經不是全國人大代表的蕭宸來說,最近這段日子他卻依舊忙碌,以前是代表,但是是地方代表,只需要針對地方上的主要問題提出意見和提案就好,而現在卻是匯聚了全國無數的問題,記者“抓不到”更加位高權重的劉凱主任,那麼像蕭宸這樣的“中央大員”,也是很好的物件,以至於蕭宸幾乎每天都要面對n撥採訪。
關於西川這個事情,作為在基層鍛鍊起來的幹部,蕭宸也比較無奈,現在有好多類似的“好事”反而讓人憂慮。比如在最近半個月裡,有關fùnv兒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