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部分(3 / 4)

小說:帝國玩具 作者:左思右想

景斌親手給胡文海泡了杯茶,對於這位爺,他也算是耳熟能詳了。

不提春藥換雄貓的事兒,七十億專案需要大量從美國進口的光電產品,也算從洛伊爾公司轉手貿易的。

再加上每個星期一船船從國內發過來的水鋰電,胡文海一個人的新科起碼佔了現在中美貿易的一個百分點。

這樣的人物,真是值得大使館提供個vip服務了。

“景參贊客氣了,我這也是剛到美國,這不是就來大使館拜訪了。上次在美國,還是多虧了大使館給與照顧,不然我的安全都不能保證。”

“胡總說的哪裡話,你是有功於國的,我們提供一點服務是應該的事情……”

胡文海陪著景斌寒暄了兩句。直接就道出了來意。

“我有一件事想請教景參贊。國內對美貿易的資料。不知道大使館有沒有?我國對美貿易,現在有多少企業是產品出口,有多少是原材料出口?”

“這個我這邊還真有資料。”

景參贊痛快的點點頭,也不問胡文海要這些資料做什麼用,直接說道:“直接產品出**易額,佔總出口量的42。5%,有19。8%是原油和油品出口,剩下的就是文體和原材料出口了。”

這倒沒有出乎胡文海的預料。在九十年代之前中國世界工廠的名號還沒打出去,工業產值就在那裡擺著,生產的工業產品也就是美國人五六十年代水平,人家怎麼可能看的上?反而國內的原材料出口數量很大,紡織品是主要力量,佔據了對美出口的百分之四十以上,原油和油品出口百分之二十弱。剩下的,則是玩具文體用品,以及礦產品為主。

而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產品,胡文海一直以為肯定是以工業品為主。以工業生產裝置為主,以高科技產品為主。然而讓他驚掉下巴的是。實際上八十年代中國從美國進口的產品中,大頭竟然是——糧食。

1980年到1982年,中國每年對美進口的50%以上,竟然買的都是糧食?哪怕是在剛剛過去的1984年,糧食的進口量也在對美進口的四分之一左右。

這樣的貿易結構,極大的限制了中國進口美國高科技產品的能力。結果後世中國人常常扼腕嘆息,浪費了八十年代中美蜜月的重要戰略機遇。

需要買的東西太多,但是兜裡小錢錢太少,這就是最大的問題。

就是這樣,美國人還覺得中國人賣過來的紡織品太多,在84年就開始單方面的提出了紡織品貿易限額的手段,擠壓中國出口。

如果1985年中國還想繼續擴大對美貿易,顯然在紡織品上繼續搞傾銷意義已經不大。那麼在這個時候,胡文海突然有了一個想法。

“實際上是這麼回事……”

胡文海將自己公司裡發生的“罷工”風波講了一遍,嘆氣道:“實際上國內很多東西是會很受美國人歡迎的,而且還帶了點異域風情,非常有賣點。”

景斌恍然大悟,猛點頭道:“不錯,真沒想到美國人竟然會喜歡咱們中國這些東西。這樣吧,我幫胡總聯絡一下,最快明天的班機可以再空運一批……”

“不,我不是這個意思。當然,能先空運一批樣品過來當然最好,但我想說的是——”

胡文海前傾著身子,認真的說道:“景參贊想過沒有,我們應該更主動的宣傳塑造中國和中國產品的形象?”

“胡總的意識是?給國家打廣告?”

景斌做駐美參贊也有些念頭了,對美國社會不能說不了解。胡文海開了個頭,他立刻就想到了廣告上面。

不過這個想法也實在太大膽了一點,給國家打廣告?打什麼廣告?國家本身又不賣東西,打了廣告有什麼用呢?

“對,國家廣告。我請景參贊想一想,在美國,美國人對產品有什麼有什麼要求?”

“無非是……”景斌想了想,掰著手指頭說道:“價格,功能,質量,哦,還有品牌吧。”

到底是在美國呆了這麼長時間,他至少還知道品牌的重要性。

胡文海搖了搖頭,說道:“實際上,品牌本身就已經包含了價格、功能、質量這些資訊,所以美國人不需要想太多,他們只要憑藉自己對某個品牌的印象,就可以確定一種商品是滿足了他哪方面的需求。”

“比如說你要買便宜的家居日用品,你不會去第五大道,但你肯定會去沃爾瑪。因為沃爾瑪的品牌形象,就是價格便宜的代名詞了。同樣的,中國產品現在有個非常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正在被人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