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三,寫文章選事例,只是為了說明、佐證論點,不是一味的表揚先進。這裡面也大有學問。我建議你去分析一下xt市,它是hn省的偏落後地區,經濟總量與青原也有差距,可那是喬省長在hn省親自抓的一個農村經濟發展的典型,那裡不寫你還寫哪裡?還有kt縣,是南書記當年下放的地方,他是從那裡起步走上政壇的,也可以多引用一些那裡的素材嘛。”
楚天舒簡直要五體投地了,他一直以為,祝庸之只是一個困在象牙塔裡的大學教授,沒曾想他對於政治體制和官場習氣如此的熟悉,真可謂是招招都點在了穴位上,葉慶平建議請祝庸之出馬,可見也是非常的有眼光。
……
楚天舒自以為文筆不錯,在國資委當主任時就開始寫官樣文章,曾經得到過唐逸夫等人的誇獎,進入市府辦公廳之後,也算得上是一把好手,但是,方才聽了祝庸之的一席話,才終於認識到什麼叫小巫見大巫,什麼叫高人面前相形見絀,又什麼才是真正的文章大家。
祝庸之講的這些內容,已經完全遠離了課堂,超越了理論,與官場實際密切貼合,眼光之犀利非常人所能比擬。
這一通知心貼肺的點撥,讓楚天舒如痴如醉,也令寧馨興奮不已。
通篇文章的大綱和小標題,包括關鍵提示詞,還有這些不成文的指點,一切都圍繞省長喬明松的核心思路與最新意圖,緊緊抓住農工貿緊密銜接,產加銷融為一體,綠色生態與休閒旅遊相結合等等熱點和新鮮話題,既符合伊海濤當前召集政府工作的職責與未來的市長身份,又貼近青原市的實際且具有宏觀指導性,立意高遠而不虛幻空洞,大氣磅礴而不稍有逾越。
不僅如此,祝庸之又囑咐楚天舒回去寫作時,多從網上搜尋一些省長喬明松近期的重要講話,同時開列了一些需要借鑑的理論文獻。
臨別,祝庸之還拍了拍楚天舒的肩膀,關切地說:“小楚,寫這麼大塊的文章,所費精力很大。若是寫出真功,肯定會耗費大量心血,最終好似生一場大病哩。你要辛苦了,別忘記注意休息!”
“謝謝老師!”楚天舒聽了很感動,眼睛立馬就有些溼潤。祝庸之畢竟寫過大篇幅的理論文章,又是師長輩人,不僅知道寫作中的種種甘苦,而且也非常愛惜人才。“老師,非常感謝,您早點休息,我們告辭了。”
兩人告辭出來,寧馨問:“哥,去哪?”
楚天舒左右看看,說:“你回宿舍吧,我去……虹橋公寓。”
虹橋公寓就是向晚晴的公寓房所在地,向晚晴給了他一套備用鑰匙,週末只要來臨江上課,楚天舒都住在那。
“你看看這都幾點了?”寧馨把楚天舒給她的手錶摘下來,遞到楚天舒的鼻子底下。
楚天舒一看,已經是晚上十一點了。
這個時候女生宿舍關了門,寧馨真心怕被管宿舍的阿姨一番嘮叨,而且,這兩天混在傳銷窩點,還沒好好洗過澡呢。
“我跟你去虹橋公寓。”寧馨拉住楚天舒的手,略帶撒嬌地說:“你聞聞,我頭髮是不是都有餿味兒了。”
“好吧。”楚天舒勉強答應了。
這個時候讓寧馨回宿舍,就是叫開了門,又上哪洗澡去呢?
經過了在新荷的兄妹同房,他並不擔心寧馨會有出格的舉動,只是害怕向晚晴知道他把別的女人帶回了虹橋公寓會有想法。
兩人打的回虹橋公寓。
路上,嶽歡顏打來了電話,調侃道:“小弟弟,你又逃學了?編個理由唄。”
楚天舒笑道:“突然意外,這個理由夠充分不?”
“不夠,你明明來了臨江,竟然不來上課,老實交代,是不是又泡妞去了?”嶽歡顏說:“哼,小心我向彭老師告狀哦。”
“姐姐,別那麼陰險好不好,好歹我們還是同桌。”楚天舒衝寧馨擠擠眼,反戈一擊道:“呵呵,這麼晚了還沒睡覺,是不是在等華宇的電話呢?”
“拉倒吧,煲電話粥是你們年輕人的lang漫,姐姐一大把年紀,早過了膩膩歪歪的時代了。”嶽歡顏似乎有些不耐煩,說:“我聽華宇說,摩丹投資集團遇到了大麻煩,最近很忙,很少給我打電話了。”
楚天舒問:“大麻煩,有多大呀?”
嶽歡顏不無擔憂地說:“好像是蘇浩文的爹聯合其他股東發難了,摩丹投資又到了**的關鍵時刻,華宇已經被他舅舅召回了法國,準備全盤接手集團的業務。”
楚天舒說:“姐姐,你趕緊過去幫他一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