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部分(4 / 4)

古今中外,萬事一理。所以, 〃萬物負陰而抱陽,衝氣以為和〃,既是老子在綜合萬事萬物中提煉出的宇宙真理,又是出於對事物各種極端弊病的深刻認識開出的一條萬應妙方。不能衝氣為和,事物必然會走向它的反面。

【漫談】法國前總統戴高樂曾說:“我們拉丁民族不善於搞政治。我們感到要在秩序和自由之間搞平衡是很難的。我們老愛走極端……不是秩序太多自由太少,就是自由太多秩序太少。〃

【漫談】 “和”也類似古希臘哲學家亞力士多德〃黃金中道〃的觀念:德行就是兩個極端之間的中道,而每個極端都可謂是一種過錯。這一點可以由考察各種不同的德行而得到證明。勇敢是懦怯與魯莽之間的中道;磊落是放浪與猥瑣之間的中道;不亢不卑是虛榮與卑賤之間的中道;機智是滑稽與粗鄙之間的中道;謙遜是羞澀與無恥之間的中道。走極端,則會將一個好的行為演變成邪惡。所以,和平傾向蔓延開來時,要防止綏靖主義;鬥爭興起時,要注意莫誅連九族;反保守時,莫要冒進;強調傳統時,莫要形成閉關自守;要求民主時,莫要趨向了自由的無政府主義;整頓秩序時,莫要演變成牢獄人民的專制;等等。孔子曰:“恭而無禮則勞,慎而無禮則葸,勇而無禮則亂,直而無禮則絞”,“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並說:“攻乎異端,斯害也己”“過猶不及。”

“和”也即是儒家所謂的〃中〃。子思作《中庸》曰:〃喜怒哀樂之未發謂之中,發而皆中節謂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孔子曾贊曰:〃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並說::“質勝文則野,文勝質則史。文質彬彬,然後君子。”“關雎,樂而不淫,哀而不傷。”《正義》一文中說:〃君子者,所以用中達於和者也。〃〃中〃有人把它理解是調合,是做事不要徹底,這就完全錯了。〃中〃的真正涵義是既不太過,又不不及,恰到好處。〃恰到好處〃即是儒家所謂的〃中〃,也即道家所謂的“和”。

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為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

【註釋】謙受益,滿招損。〃反者道之動〃,這是事物的變化規律,事物皆然。所以王侯當持守謙虛而不自滿。《呂氏春秋》說:〃事多是似倒而順,多是似順而倒。有知順之為倒,倒之為順者,則可以言化矣。至長反短,至短反長,天之道也〃。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以為教父。

【注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