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部分(3 / 4)

小說:俗眼看史記 作者:九十八度

人笑掉大牙了。誰都知道衛青是漢武帝的小舅子,而霍去病則是衛青的外甥,也就是說,他們是一家人,槍口自然要一致對外。

李敢的兒子李禹雖然受太子寵幸,可是他貪財好利,沒有什麼大志,只是個溜鬚拍馬之徒,甚至對於李敢的死因也不深究。李氏家業傳到他手上,不被敗壞才怪呢。好在李家還有另一位傳人——李陵。

李陵是李當戶的兒子,在小李陵出生之前,李當戶就過世了。從小就沒有父親,小李陵也怪可憐的。不過,有祖父李廣的庇護,李陵的成長之路還算順暢。

李陵長大後,被選任為建章營的監督官,監管所有騎兵。和祖父李廣一樣,他也善於射箭。要知道,他的箭術可是得到李廣真傳的。漢武帝覺得李家世代為將,看李陵的樣子是很具有可塑性的人才,就決定先考驗他一番。因此,就派李陵率領八百騎兵,到匈奴去打探一下軍情及探測、繪製匈奴地圖,以方便將來對匈奴作戰。為此,李陵曾深入匈奴腹地,到達過匈奴境內兩千多里,穿過居延海,觀察好地形後編製成冊,編成了漢朝研究匈奴地形地貌的第一手資料。就在李陵探尋的路上,居然沒有遇見一個敵人,真是一次奇妙的冒險旅行。從匈奴平安歸來後,李陵就被封為騎都尉,統率來自丹陽的楚地士兵五千人,在酒泉、張掖兩地進行巡迴射箭教學,並駐紮在兩地防備匈奴。

公元前99年的秋天,漢武帝的另一位大舅子貳師將軍李廣利率領三萬騎兵在祁連山進攻匈奴右賢王。漢武帝派李陵率領他的步兵射手五千人,出兵到居延海以北大約一千里的地方,想用此法分散敵人的兵力,不讓他們專門去對付貳師將軍。不幸的李陵又被漢武帝拿來當誘餌使。

正當李陵就要完成任務,準備班師回國時,匈奴單于的八萬大軍包圍截擊了李陵的部隊。很快部隊的箭就射光了,士兵死了大半,但他們殺傷匈奴兵的人數則有一萬多人。以五千之兵敵八萬大軍,古今中外,絕無僅有。李陵軍邊退邊戰,接連戰鬥了八天,在離居延海還有一百多里的地方,匈奴兵攔堵住一個狹窄的山谷,截斷了他們的歸路。李陵軍缺糧少水,連救兵也沒個影,擺在李陵軍面前的好像就是一條死路。敵人一方面在加緊進攻,另一方面勸誘李陵率殘部投降。面對眼前的慘況,李陵說:〃我還有什麼臉去見皇帝呀!〃萬般無奈中,李陵投降了匈奴。而他所率領的五千精兵,只有四百多人勝利突圍回到漢朝。

單于得到李陵之後,因平素就聽說過李陵家的名聲,知道他打仗很是厲害,就於公元前97年把自己的女兒強嫁給了李陵。漢武帝知道後,也不問青紅皂白,就下令以叛國罪誅殺了李陵全家。李家完全失去了往日的輝煌,名聲掃地。

第五部分 第108節:司馬相如:此人只應天上有(1)

二十三年後,李陵病死於匈奴大漠,曾經名揚天下的李家就此畫上了歷史的句號。

李廣和李陵都是司馬遷十分喜愛的大將,司馬遷受宮刑就是因為替李陵說了幾句公道話。司馬遷明白,這是他心靈的選擇,正如那句諺語所說:〃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就是說桃樹、李樹不會說話,但因其花朵美豔,果實可口,人們紛紛去摘取,於是便在樹下踩出一條路來。這常被用來比喻一個人真誠篤實,德才兼備,自然能感召人心。如果願意,我們權且朝李廣這棵樹走去,希望可以得到樹陰的恩蔭。

第十八章司馬相如:此人只應天上有

提到司馬相如,酷愛美好事物善良美麗的我們總是情不自禁的要想到一個大才女——卓文君。司馬相如琴技了得,一曲《鳳求凰》竟撥動才女的心絃,讓她死心塌地的跟相如走。相如得色又得才。那麼,大家也不要忘了,司馬相如不但琴技高,文章也一流。最難得的是他的文章寫成眾生相,漢武帝看到的是讚譽,群臣看到的是勸諫,百姓看到的是諷刺。哪個都討好,哪個都不吃虧。他是音樂家,他是文學家,他是情痴,他是劍客,頭銜都夠藝術的,不過他還有一個頭銜——政治家。他實在太有才了,難怪能做得漢武帝身邊的大紅人。司馬遷在《司馬相如列傳》裡也好好稱讚了他一把。不過司馬遷比司馬相如更厲害,他用相如自己的文章連綴起來讚美相如,做得可謂是〃羚羊掛角,無跡可求〃。看得出來,司馬遷也很有才。他其實前半生也風光無限,只可惜到後面就慘淡經營了。司馬遷PK他同事司馬相如,相如略勝一籌。如果司馬遷是百年難得一見的人物,那這個司馬相如,就真是〃此曲只應天上有,人間難得幾回聞〃!

第一節初來乍到頗有不順

司馬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