裡也沒底氣,也不知是不是本地的水風,生女兒的倒比生兒子的要多些,濼水鎮上的女子們因著能織綢賣絲,在家中俱都說得上話,男子聲氣兒也不高。
那只有女兒的人家,等女兒大了,便讓女兒頂了門戶,織蠶紡絲,一家子還能過得適意。可王四郎卻是鄉下長大的,又讀過幾年書,他親孃生了三個才生到兒子,本不欲再生養了,族中的大伯卻說甚個抬豬且要兩個兒,只一個頂不起門來。這才又生了兩個女兒,把身子虧了去。
但凡桌上有肉,第一個下筷子的是王四郎,鍋裡燜得一個山芋也是給王四郎,說他不想要兒子,秀娘自家都騙不了自家。想到此處她又伸了手摸摸肚皮,若是這胎保得住,說不準就是個哥兒,若能生養下來,哪裡還有這些汙七八糟的事。
王四郎怎會不急,才安頓下來,便叫算盤買了二十隻雞,在廚房外頭的院子裡圈起竹籬來,吩咐廚娘天天殺一隻燉了湯給秀娘補氣血,裡頭還加了人參須。
她才要嘆廚房便把雞湯送了來,秀娘喝了滿滿一盅兒,撈了裡頭的雞給蓉姐兒吃,蓉姐兒搖了頭,伸手要玉娘抱,秀娘也是乏了,靠在枕上:“你帶她出去玩會子,小人家心野,哪有定性。”
玉娘一路抱她出去,蓉姐兒趴在她肩膀上,悄聲問:“是不是,娘要生小弟弟。”黑葡萄似的眼仁兒一瞬不瞬的盯了玉孃的臉。
玉娘拍拍她的背:“有小弟弟多好玩,妞妞不高興?”說著還捏捏她的臉頰。
蓉姐兒先點點頭,又把頭搖一搖,似模似樣的嘆一口氣:“不知呢。”眉毛皺一皺,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