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183節(2 / 4)

,結髮重橫行”這一句,就表達了北方邊塞的男兒,從小就喜歡騎馬射箭,縱橫馳騁的意思。】

【當然其中最出名的,也是最著名的描寫邊塞戰爭場面的《燕歌行》,實屬是高適最拿得出手的代表作——】

【漢家煙塵在東北,漢將辭家破殘賊。男兒本自重橫行,天子非常賜顏色。……山川蕭條極邊土,胡騎憑陵雜風雨。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鐵衣遠戍辛勤久,玉箸應啼別離後。少婦城南欲斷腸,徵人薊北空回首。……相看白刃血紛紛,死節從來豈顧勳。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

【這首也是中學生必背古詩詞。】

[叮叮——]

眾人立即再去看小螢幕中的《燕歌行》,因為篇幅太長,很是值得再去細細品味一番。這前四句說明了為何要打仗,因為有皇帝的命令。

而剛說完打仗,就立即要打仗了——校尉羽書飛瀚海,單于獵火照狼山。而且軍情緊急,大軍壓境。那這仗要怎麼打?這竟然是——戰士軍前半死生,美人帳下猶歌舞。

前方戰士征戰沙場,後方將領卻是鶯歌燕舞。

可想而知,最後便是全軍覆沒,而那些可憐的年輕將士們,卻再也見不到家人了。

還有最後這一句“君不見沙場征戰苦,至今猶憶李將軍”,真是足可見高適心中的感慨和悲嘆。漢朝未央宮。

霍去病一直聽著天幕的講述,又在仔細看了一遍《燕歌行》之後,不由得也是感嘆一聲:“這高適寫的真好啊。"

故事流暢,思想深刻,也當真是足夠諷刺。衛青也點頭:"的確非常精彩。"

"不過最後一句‘猶憶李將軍’,是李廣將軍嗎?"霍去病撓撓頭,小聲道:“要是歷史中,我死的沒那麼早,也能被人惦記吧?”

衛青立即搖頭笑起來:“那你就從現在多注意身體,陛下也為你召集了許多名醫,再把那強身健體的操多做做。"

霍去病:"……"

他是做來著,但別以為他不知道,每次做,舅舅都笑得厲害!衛青:“那你還做不做?”

霍去病:“做……”

【《燕歌行》能被評為邊塞詩第一,不無道理。

畢竟全詩對邊塞軍中生活進行了高度的藝術概括,集中反映了民族矛盾,軍中矛盾,邊策弊端,以及人民苦難等,其主旨深刻且含蓄,風格悲壯且沉雄,氣勢也是很磅礴,看得出來詩人高適的筆力甚為矯健。】

【第一次出塞回來,高適參加了科舉,哦,更確切說,應該是試著參加了科舉考試,當然就不出意料的失敗了。】

【於是就又有了高適的第二次出塞,一開始是在國內四處閒逛雲遊,而這時候,高適便遇到了李白和杜甫。】

【三個人一起玩的很開心,而遊玩回來之後的高適,就被人舉薦做了個縣官,不過這縣官,高適做的並不開心,於是寫下了《封丘作》——其中兩句就是“拜迎長官心欲碎,鞭撻黎庶令人悲”,表達的就是這個意思。】

【不過之前高適不是隻在國內遊玩嗎,他的第二次出塞,其實就是遊玩回來的當官期間。

簡單說就是因公出差,具體說就是沒什麼好說的,而且因為當官當的不開心,加上官場也不好混,另外高適也不願意阿諛奉承,不願意去壓迫百姓,所以高適便辭了官,然後他再次寫下了小學生必背古詩詞——《別董大(其一)》。】

【千里黃雲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秦朝咸陽城。

"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好啊!這句話當真是不錯!"簡直衝面而來一股豪邁豁達的胸懷之氣!

呂雉也不禁停下腳步細聽這首詩,尤其是那最後一句。

r>

而且據她觀察,自從政令下來,頗為意動的可不止一兩個……所以何愁前路無知己,她必然是能夠找到順利向前的出路口,甚至已經近在眼前。

【一首送別友人的詩,但同時也表現出了一種豁達和樂觀的情懷。

其詩作語言質樸,格調豪邁,是盛唐之音的生動體現,不過《別董大(其二)》——"六翮飄飄私自憐,一離京洛十餘年。丈夫貧賤應未足,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