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122節(1 / 3)

【最後再來仔細介紹一下班昭——】

【班昭不止是東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她還是東漢時期的政治家,又號“曹大家”。】

【因班昭博學高才,十四歲嫁給曹世叔為妻,而且愛好歷史,完成班固未竟的《漢書》,漢和帝即位後,曾經多次召班昭入宮,並讓皇后和貴人們視為老師,於是號“大家”,在鄧綏臨朝稱制期間,班昭也曾參與其政事。】

【兄妹三人都是出身儒學世家,其父班彪當時已是遠近聞名的學者。】

【在父輩等人的影響薰陶下,班昭也是學問廣博,很有才幹,而且她十四歲時嫁於同郡人曹世叔,在丈夫早年去世之後,班昭仍清守婦規,舉止合乎禮儀,氣節品行等很是受到讚揚。】

“嗯?”

漢朝未央宮,劉徹摸了摸下巴。

此女子,倒是聽起來規規矩矩?

當然,倒也不是說之前三位如何。

而是天幕講起這位班昭時,總讓劉徹有種對方的確是很厲害,但卻並不是如何“出格”之人?

【關於《漢書》——】

【班昭的哥哥班固著寫《漢書》,八表和《天文志》未完成就謝世了。】

【於是漢和帝下詔讓班昭到東觀藏書閣,將《漢書》續寫完成,不過在《漢書》剛面世時,許多人讀不懂,而後同郡馬融便拜伏在藏書閣下,跟隨班昭學習《漢書》。】

【後來漢和帝又下詔書,叫馬融的哥哥馬續接替班昭,從而完成《漢書》著作。】

【《漢書》的問世,前後歷時二十餘年。

因其所記都是西漢一代的史實,所以叫斷代史,可以說是“自爾訖今,無改斯道”。】

【而且《漢書》在我國的國文學史上的地位也很突出。

因為其寫社會各階層人物都以“實錄”精神,平實中見生動,堪稱後世傳記文學的典範,也是我國研究歷史的珍貴資料,其中涉及很多方面,如經濟制度,社會生產狀況,水利建設,政治軍事相關,以及自然科學和古代文化史等。】

【也因此,以班昭為首,整理並沿襲了班固著寫的《漢書》,很是有其重要意義在。】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不由得點了點頭,頗為認可。

其《漢書》著作流傳於世,當真很是重要,且有意義。

【說起班昭,其歷史學家和文學家的身份名聲更大,但其實,就先之前說過的——班昭可還是一位政治家。】

【她是鄧綏的老師和閨蜜,自鄧綏臨朝稱制後,班昭始終在幕後協助鄧綏治理國家。】

【並且因為班昭熟讀史書,對歷代的興衰成敗,為政得失都瞭然於胸,所以有了班昭的指點,年輕的鄧綏初掌大權之際,也就更有章有法,從而讓大臣和百姓都心悅誠服。】

【而班昭作為鄧綏的得力“高參”,鄧綏業績出眾,天下敬服,也因此,無論是當時還是後世,雖然眾人都知道班昭以女子身份而參政,但從無一人指責彈劾“閨蜜干政”,反而給予了極高的評價。】

【直到班昭七十多歲之時去世,被鄧綏素服舉哀,並且隆重安葬。】

【她這以女子身份的一生,不得不說很是順遂安康,並且也有成就存於世,完全可算是女子之中的典範之一了。】

秦王宮。

嬴政敲了敲桌案。

聽著倒是不錯,也確實可稱為女子典範。

只是……只是就到此為止了?

以女子身份得以參政,當然也是歷代少有,但……為什麼總感覺天幕重點不是放在這裡?

總覺得有哪裡還未盡之言……

【班昭作品現存世七篇,其中《東征賦》和《女誡》等對後世都有很大的影響。】

【如班昭所作的《東征賦》,寫的是班昭隨兒子曹成去陳留赴任途中的所見所感,以及離開京城的悲傷,還有長途跋涉的勞苦,在緬懷先賢,體察民難等中,給人以潔身自好,堅持正道,敬業慎行的教導。】

【全賦採取記敘,議論,抒情相間的方式,記敘條理清晰,議論委婉含蓄,抒情迴環細膩。】

【最後班昭自感唯有隨子至官效力朝廷,聽天由命才是應得的歸宿。

於是解脫了愁苦,沿著寬闊通暢的大道前進便是欣然之事了,而通篇貫穿“東征”二字,筆墨潑於離京東行途中所見所感,以紀行言志,以言志抒情,在弔古思今中寄託情思,開懷暢議,表達政見等,確實是一篇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