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147節(2 / 3)

固了唐朝對西域地區的管轄,還使得絲綢之路更加暢通無阻,並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之間的交流傳播。】

“南北分治之局面……”

劉徹也不禁叫人將此迅速記錄下來。

能對軍事上也有所瞭解和建樹,也難怪天幕會說這位武則天的功績,也能在歷代皇帝中排在前列,著實是難得啊。

【不止是西域,還有對西南吐蕃和北方突厥——】

【如在西南,崛起的吐蕃政權已成為邊疆大患。】

【於是武則天執政期間,繼長壽元年,即公元692年擊敗吐蕃奪取安西四鎮後,又於長壽三年,即公元694年二月,派遣王孝傑又擊破吐蕃勃論贊刃三萬餘人。】

【再到萬歲通天元年,即公元696年三月,王孝傑等與吐蕃大將論欽陵,贊婆交戰於素羅汗山,遭遇大敗後,論欽陵提出罷免安西四鎮駐兵,並瓜分十姓突厥之地的議和方案。】

【但武則天採納將領郭元振的意見,拒絕割地,並用郭元振的離間計,使吐蕃君臣互相猜忌,最終論欽陵於聖歷二年,即公元699年被殺,贊婆與論欽陵之子論弓仁舉部來降。】

【又到久視元年,即公元700年,吐蕃再次侵犯涼州,被隴右諸軍州大使唐休璟在洪源谷擊敗。

唐休璟六戰皆捷,大敗吐蕃,斬首二千五百餘級。】

【後到了長安二年,即公元702年,吐蕃贊普率領萬餘人侵茂州,都督陳大慈與之交戰,四戰皆捷,並斬首千餘級。】

【期間雖有戰敗,但總體而言,武則天對待吐蕃的態度和策略上並未妥協,且有志有謀,才得以平定叛亂。】

唐朝李世民時期。

初聽到那“議和方案”時,李世民的心就稍提起了點。

但沒想到武則天竟是拒絕割地的態度,並且反擊結果很是可觀。

基於此,李世民也是不禁於心底讚歎了—聲。

比起那宋朝多次割地求和之舉,此女當真是做的不錯。

若天幕結束之後,女子之局面當真要有所改變,那對於這武則天,竟是讓李世民不禁有了“惜才”之意。

畢竟其種種作為以及舉措等等,可當真是讓李世民多次意外和感慨。

【還有對待北方突厥—一】

【要知道在北方,東突厥在唐太宗時期已被滅國,可唐高宗永淳元年,即公元682年,突厥骨咄祿糾眾七百反叛唐朝,竟建立了後突厥政權,而且還很快攻陷漠北,並連年侵犯唐朝邊境,勢力趨於壯大,於是又自立為頡跌利施可汗。】

【不過長壽三年,即公元694年二月,王孝傑大破突厥軍三萬餘人。

到同年臘月,突厥默啜可汗侵犯靈州,被右鷹揚衛大將軍李多祚擊敗。】

【又到天冊萬歲元年,即公元695年正月,武則天再次派王孝傑出兵攻打後突厥。

同年十月,默啜遣使歸降武周,被冊封為歸國公,左衛大將軍。】

【萬歲通天元年,即公元696年,默啜“請為太后子”,即“武則天子”,自率部眾“為國討契丹”。

後因助平契丹有功,受封“立功報國可汗”。】

【說到這裡,插個題外話——】

【武則天執政期間,還鑄成了天樞紀功柱。】

【其寓意“天下中樞”,象徵世界中心,由“諸胡聚錢百萬億”建於神都洛陽,並全稱“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起因便是公元694年初,武則天平定吐蕃,突厥,東胡室韋等戰亂,於是八月,在波斯國大酋長阿羅憾等人的號召下,“諸胡聚錢百萬億”購買銅鐵建造天樞,並於次年,即公元695年四月鑄成。】

說話間,天幕之上又放出了“天樞紀功柱”的概念復原圖。

這—出,震撼了所有人,因為其實在高大恢弘——

【天樞用銅鐵合鑄而成,其制若柱,高一百五尺,徑十二尺,八面,各徑五尺。

下為鐵山周百七十尺,以銅為蟠龍麒麟縈繞之,上為騰雲承露盤,徑三丈,四龍人立棒火珠,高一丈。】

【工人毛婆羅造模,武三思為文,刻百官及四夷酋長名,武后自題其名曰“大周萬國頌德天樞”。】

【而且據出土文物證實,波斯國大酋長阿羅憾,就是天樞工程的實際組織者和實施者。】

【但如此龐然大物,卻最終毀於開元二年,即公元714,是被李隆基所下詔銷燬,其當時稱重竟達二百萬斤,工匠有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