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的境況下,竟是還有平民女子能夠流傳於世?”
平民女子加宋末元初,這兩個條件限制,倒是驚訝到了許多人。
但與此同時,埋在眾多女子心中的,是讓她們看到了也更意識到了——
哪怕是普通的種子,也能開出耀眼的花來。
【對於這位女子,來給大家講個故事吧——】
【宋末年間,也即距今大概七百多年前,在春申江附近,烏泥涇鎮一帶,有一個童養媳姓黃,因為從小就死了爹孃,也沒有名字,於是村裡的人都叫她黃小姑。】
【講起黃小姑做童養媳,日子可得實在是苦啊。
春天的時候,黃小姑一時不能落早起,就會被婆阿媽扯耳朵,揪頭髮。
夏天的時候,黃小姑想去樹蔭下透透氣,婆阿媽就會一棒頭把她趕下水田裡。
到了秋天,黃小姑想把單衣翻成夾衣,可婆阿媽卻把一捆稻草塞到她手裡,惡狠狠地說:“先搓繩,慢翻衣,等到落雪來得及。”
再到冬天,落雪了,黃小姑見婆阿媽穿起新棉衣,也想把自己夾衣再翻成棉衣,可婆阿媽卻又拿出幾籮筐棉花對她說:“落雪不及烊雪冷,先剝棉花再翻衣。”
過了幾天,雪烊了,小姑想總可翻棉衣了,誰知婆阿媽又是臉一扳,眼一彈:“嗨!烊雪不如出太陽,再翻棉衣無用場。”最終黃小姑只好挨凍受餓剝棉籽,十根手指上凍瘡爛得像胡蜂窩。】
【可謂一年做到頭,說人不像人,說鬼像三分。】
“好慘!怎麼能這樣對待這位黃小姑!”
“惡婆婆!真是惡婆婆!”
“死了爹孃,還要做人童養媳,又一年四季都不能安生,真的好可憐,而且那婆阿媽也著實太氣人了!好狠的心啊。”
有不少人都在為黃小姑抱不平。
再去對比自身,不禁覺得真是好了太多。
而後又聽天幕繼續往下說道:
【可是事情還遠沒這樣簡單——】
【在黃小姑長大成人後,竟又正遇上朝廷招僱官妓,那地保見到黃小姑後,便同她婆母商定身價。】
“哎呀,怎麼又發生這種事情?!”
那之後呢?之後會如何?
有多數人的心已經揪了起來。
【不過這訊息給隔壁三嬸嬸曉得了,於是便偷偷指點小姑,讓其還是早想出路為好。】
還好還好,趕快逃走吧!
【之後某一天,黃小姑趁著婆阿媽外出未歸,就迅速逃離虎口,來到了黃浦江邊。
只見江水翻滾,白浪滔天,天色就要黑下來了。
可是,眼前沒有擺渡船,後面有人在追來,那要怎麼辦才好?】
眾人才要放下的心又是提了起來……
【幸好這時開來了一艘過路客船,幫黃小姑擺渡到了江對岸。】
【之後天黑下來了,黃小姑心想,到什麼地方去過夜呢?
才剛想到這裡,忽然之間,附近傳來了“嘀篤,嘀篤”的聲音,黃小姑順著聲音尋過去,便見有一座道院,山門還半掩著,於是她趁勢捱了進去,走到佛殿大門口,見有一位老師太在敲磬誦經。
黃小姑不敢驚動老師太,就輕手輕腳的走到供桌邊坐了下來。
老師太唸完經,回到佛像前跪拜祈禱,突然看到睡著一個人,嚇了一跳,想是什麼人敢在黑夜闖進道院?
再仔細一看,竟是個小姑娘,老師太這才定了心,輕輕把黃小姑叫醒。
而這位老師太著實是個好人,非常同情黃小姑的遭遇,於是就把她收留了下來。】
【從此,這道院裡又多了一位道女,大家叫她黃道姑。】
呼……可算是能鬆口氣了。
幸好這位黃小姑終於又有了一所安身之處。
可與此同時,卻也讓更多人心有慼慼焉。
身為女子,為何如此艱難?為什麼要這麼不容易?
而那婆阿媽也是女子……難怪天幕會說為難女子的,大約也多是女子!
現下這真是讓她們見識到了,也心揪了起來。
【冬去春來,黃道姑的心卻總不能平靜下來。
她想,離開婆家只隔條黃浦江,萬一給婆家曉得了,非但自己又要吃苦,還要連累人家,那怎麼可以?】
【而後的某一天,道院裡來了一位四十來歲的婦女,黃道姑怕被發現,便匆匆躲進了禪房。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