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143節(1 / 3)

【所謂“關隴集團”,其實是部分學者提出的一個說法。】

【這些學者將北魏時期主要籍貫位於陝西關中,以及甘肅隴山周圍的門閥軍事勢力等,並稱之為“關隴集團”。】

【當初北魏時期,為了保障首都平城的安全,在沿邊地區也就是河北北部,內蒙古南部建立了六個軍鎮,合稱六鎮。】

【初期六鎮將士大部分是鮮卑貴族,還有一部分是漢人豪強,但後期漢人逐步成為主體。

到永熙二年,即公元533年,關中大行臺賀拔嶽接受了北魏孝武帝的密令,開始對抗高歡,並率部整合關隴地區的軍事力量,這批軍事貴族以賀拔嶽舊部為班底,定居關中,胡漢雜糅,文武合一,互相通婚。】

【再到西魏時,則是完善了府兵制,在府兵的頂端設定八柱國,十二大將軍。】

【在當時戰火紛飛的狀態下,西魏是軍政合一的,這八柱國,十二大將軍都是出將入相,不光是軍隊的統帥,同時也是國家的領導核心,還是當時關中地區最顯赫的二十大家族,各方面都處於社會的頂端。】

【並且西魏,北周,隋,唐四代皇帝都出自這個集團。

其中西魏,北周以及唐朝的始祖都曾是八柱國之一,而隋朝的始祖曾是十二大將軍之一。】

秦王宮。

嬴政細細思索——

八柱國?十二大將軍?

出將入相,領導核心……可真是夠顯赫的。

果然不管何時,這上層貴族階層都始終是存在的。

只是“存在”是一方面,其“交替換代”又是另一方面了。

【所謂柱國,為春秋戰國時楚國所設立,意為軍隊的高階統帥,兩漢時取消,宇文泰再興西魏時又重新設立。】

【在西魏大統十六年以前,柱國大將軍這一稱號共封給了八個人,這八個人分別是——

宇文泰,元欣,李虎,李弼,於謹,獨孤信,趙貴,侯莫陳崇,當時號稱為“八柱國家”。】

【其中宇文泰總領諸軍,而元欣為西魏皇族,兵權受到限制,剩下的六人每人統領兩名大將軍,即為府兵中的“十二大將軍”,而從西魏到北周,隋,唐,這幾個時代的皇室後族大多都出自這些家族——】

【宇文泰子孫為北周皇族,李虎子孫為唐朝皇族,大將軍楊忠子孫為隋朝皇族。

北周歷代皇后多在這些家族中產生,隋文帝的皇后與唐高祖李淵之母都出自八柱國裡的獨孤信。】

【而這些家族後來的盛況,都源於在南北朝最後亂世中,這些名將的豐功偉績。】

【有學家指出,隋文帝時,關隴集團已經退出歷史舞臺。】

【而關隴集團在唐初時徹底消失,已是無可爭辯的事實。】

漢朝未央宮。

劉徹不由得嘖了一聲。

聽聽,那什麼西魏,北周,隋朝,唐朝,可盡是都出自這些家族,這哪裡只是出將入相,稱王稱帝都也是他們了。

難怪後期要逐漸收攏權利,誰願意自己好不容易登上的皇位,再被這些家族集團取代?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也是無可說些什麼。

畢竟直至現在,這所謂關隴集團中人,已然是隻佔少數了。

而在這其中,不得不說也有他之想法以及作為在。

【好的,讓我們把話題再拉回來。】

【到這裡,李治“廢王立武”,武則天成了皇后,便開啟了“二聖臨朝”時期。】

【——即武則天也逐漸參與到李治的政權統治之中。】

【最開始是顯慶五年,即公元660年十月,李治風疾發作,頭暈目眩,不能處理國家大事,於是便讓武則天處理朝政。】

【也就是從這裡開始,武則天對於唐朝政務的參與,便逐漸多了起來。】

聽到這裡,李世民不禁又蹙起了眉。

一是因為那什麼“二聖臨朝”。

可見這武則天開始掌權並參與政事,竟不是在雉奴之後。

二則是因為雉奴竟也是有風疾之症?

雖說先前從天幕評論區中獲得過許多良方,但其中也有未詳盡之意。

而現在天幕許可權功能已暫時關閉,李世民想要尋得更多,竟是不知還有沒有可能了。

於是一想起這裡,便又是有些蹙眉煩心。

【簡單舉一些武則天逐漸參政和處理事務的例子——】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