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就沒有。
所以究竟改變了什麼,為什麼沒有船帆,就能使那麼巨大的船隻得以航行於海上?
後世……究竟和現在有什麼不同?
越是想下去,李世民的心就不禁砰砰跳動起來,他覺得自己彷彿觸及到了某種關鍵核心的存在。
可是卻完全摸不著頭腦,不知該如何入手。
到底是什麼……又到底發生了什麼樣的改變?
……
無獨有偶。
冒出和李世民同樣想法的人不少,畢竟當初巨輪那一幕是誰都見到過的。
如今對比天幕給出的,已經是造船技術大大進步的船隻,再想起之前的巨輪,竟還是沒有任何可比之態。
所以那巨輪,究竟又有何不同?
第47章西學東漸 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明朝朱棣時期——
朱棣自然也是見過那艘無與倫比的巨輪,就算說是“龐然大物”都不為過,著實震撼人心。
他的確有派人出海的打算,也自認為明朝的造船已然先進。
可那天,在看過天幕之上的巨輪後,朱棣就陷入了深深的震撼之中。
那艘巨輪……究竟是如何建造出來的?
這和明朝現在所造船隻,單是看上去就有著本質上的不同。
可究竟有何不同……他貴為帝王之尊,盡攬天下好物,竟是一點都分辨不出來。
如今聽著天幕所說,朱棣又不由得想起那艘巨輪。
想要一探究竟的念頭也不禁又再次升了起來。
但……他能有機會得到天幕的解惑嗎?
一邊想著,天幕還在繼續往下說——
【講完鄭和下西洋的必備條件,讓我們再來簡單說一下鄭和七次下西洋,具體都到過哪些地方,以及都做過什麼吧,畢竟不管怎麼說,鄭和下西洋這件事,也是我國古代航海史的巔峰,同時也是我國大航海時代的標誌——】
【前前後後,從永樂三年,即1405年開始,到宣德八年,即1433年結束,共計七次航行。】
【這七次,我們分為三段來簡單概括性的講一下——】
朱棣收了收心思,招呼左右認真聽下去。
畢竟這關乎大明之後的出海航行要如何。
【首先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下西洋。】
【這三次的海上航行範圍比較小,主要集中於東南亞和南亞地區,比如越南,泰國,印尼,斯里蘭卡等地。】
天幕每說到一個地方,就於天幕之上的地圖中標出了相應的地點,以及鄭和船隊的航行路線圖。
一目瞭然,怎麼走的,到了哪裡都具體清晰。
這讓人也更心下有底——知曉國外哪些地方都有哪些國家。
【這三次航行,鄭和率領船隊每到一個地方,就會和那個地方的國家“建交”。】
【不過別忘了先前提到的下西洋目的分析,單是和這些地方上的國家建立聯絡怎麼夠,當然還要給點好處收小弟啦。】
【大明朝,不收點小弟過不去吧。】
這次天幕之上,一個戴著官帽的小人,率領一幫小弟站在船上,而船下地面上,則有一群膚色各異,樣貌迥異的小人們,這些小人以臣服姿態朝著鄭和小人張開手臂——
鄭和小人滿意點頭,然後掏出兜兜,開始給他們撒錢。
“收了我大明的錢,就要做我大明的小弟!”
“記得來拜碼頭!”
船下那群小人哐哐點頭,嗷嗷高呼:“必須滴!必須滴!”
……
朱棣:“……”
咳咳!!
鄭和:“……”
不,他應該不會這樣……
【不過收小弟這種事,有時候吧,總會遇到點特殊情況。】
【故事是這樣的,就比如斯里蘭卡有個特別貪財的國王,嘿呦,一看鄭和帶的東西不少哇,然後就起了心思——這個國王就想把鄭和先請進宮裡,等騙了鄭和後,接著再去圍攻鄭和的船隊。】
嬴政皺了皺眉,聽到這裡不禁冷哼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