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同人)開局給秦始皇盤點四大發明 第72節(1 / 2)

【這裡有幾種說法。】

【其一就又要說到靖難之役。】

【朱標因風寒病逝後,朱元璋將朱標的兒子朱允炆立為皇太孫。

朱允炆即位後,力行削藩政策,以罪相繼廢黜周王朱橚,代王朱桂,齊王朱榑,岷王朱楩,湘王朱柏因不堪受辱,為保名節,舉家**而死,然後又“逼”得燕王朱棣不得不起兵造反,遂史稱“靖難之役”。】

【而朱棣在攻下帝都應天之後,建文帝朱允炆在這場靖難之役中,便就此下落不明。】

噌的一下,朱元璋又站了起來,臉色大變!!

而不止是他,其他人也瞬間都變了臉色!

標兒大哥會因風寒而病逝?!

五王削藩——

舉家**而死!!

靖難之役竟是如此?老四就是這樣當上的皇帝?!

這……這怎麼會發展成這樣?究竟為什麼?!

朱元璋左右來回轉了兩圈,想不通,想不通啊!

而且尤其是……

“標兒!!”

老朱眼眶一下子通紅,朝著長子撲過去,恨不得上下左右仔細看一遍!

他的長子,怎麼會因風寒病逝?!

可這時候撲過去,早就沒多少地方留給他。

現下朱標已經被團團圍住。

馬秀英,朱棣等四兄弟早就圍到朱標身邊,“上下其手”,弄得朱標那點詫異的心緒瞬間飄散,頗為哭笑不得。

朱棣抱住朱標,吸了吸鼻子:“大哥,我沒有……”

他話音未盡,但朱標聽出來未盡之言是何意,於是伸手摸了摸朱棣的頭,表示他知道。

一旁老五朱橚看到,掛著臊眉耷眼的表情擠開朱棣:“大哥……”

我被你兒子削藩了……

朱標瞬間瞭解,也立即伸手摸了摸朱橚的腦袋,以作安慰之意。

老二老三想了想,好吧,天幕沒說到他們。

馬秀英拉住朱標一隻手,憂心忡忡開口道:“早知道標兒也身體有恙……之前在評論區留言,就該問此相關問題。”

朱標倒是豁達笑了笑:“娘,這不是問題,還有機會不是嗎。”

馬秀英也只得點頭稱是,心下仔細思量起來。

另一邊朱元璋背過身,抹了把眼睛,然後又轉過來,大掌呼嚕了一把朱標的腦袋,又呼嚕了一把朱棣的腦袋。

可是削藩削藩……他老朱家的兒子,當藩王不是為了被削藩啊!

天幕那簡短几句話,還不足以說明那“靖難之役”究其根本的始末緣由。

朱元璋深深擰起眉,他需要更詳細的解答才行。

【關於靖難之役等,我們在這裡就先籠統介紹一下,之後針對明朝的一些制度等,再結合實際詳細給大家講講。】

【畢竟要是按照我們的“假想”,現在秦朝是不是已經在著手更改秦律了?】

【作為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國家,一切都還在探索階段,而秦朝之後的眾王朝,儘管框架脫胎於秦朝,但在自身基礎上也有許多發展和改變,所以之後我們可以給始皇“借鑑”一下那些發展改變的制度等。】

【就以明朝為例,那些好的和壞的,那些利與弊,我們結合當時明朝實際發生的事情來分析講解一下。】

秦王宮。

嬴政這個舒心啊。

天幕,叫朕如何誇你?

漢朝未央宮。

劉徹又吃味兒了,不由得哼了一聲。

沒關係!

朕也是千古一帝,朕也聽著呢!

哼,沒關係!

唐朝李世民時期。

李世民笑了笑,對左右大臣道:“看來我們是沾了始皇的福。”

“畢竟對於那秦朝而言,要著手‘更正解決’的事情實在太多。”

魏徵語氣有那麼點“不服”:“反觀我大唐倒是不必如秦朝那般。”

李世民點了點魏徵,笑著搖了搖頭。

【不過現在還是讓我們再回到鄭和這裡——】

【關於明成祖朱棣派鄭和下西洋的起因是什麼,其中之一就是說建文帝朱允炆不知所蹤,而有一種說法是建文帝朱允炆亡命海外,所以朱棣派鄭和下西洋,就含有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用意。】

【不過這種說法受到不少批評。

明朝一位內閣首輔就認為——建文帝朱允炆為人“仁弱”,即使未死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