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母說道:“哦,上個星期,村裡的斌斌結婚,喝喜酒時發的。”說完像是被引出了一個話題,繼續說道:“你看看人家,還比你小兩個月,都結婚了,你卻。。。。。。”本來想說“你卻連女朋友都沒有”,以此鞭策兒子,又怕打擊了兒子,只好活生生嚥下。
有些話,偏偏說一半比說完要來得有強調效果。朱楠寧願朱母把那句話說完,讓這場對話結束,可那句被嚥下去的話反而讓他覺得有餘震。他覺得在單身問題上,不好弄虛作假,也不好吹牛,只好使用老招——假裝單身是一種時尚——違背意願地感嘆道:“這麼早結婚幹嘛?我起碼要到三十歲再結婚。”
三十歲,一下子把二十二歲推到了還很青春的隊伍。
農村這地方,思想總是要落後一些,所以結婚的年齡和古代的人接近一些。三十歲結婚,對朱母來說,簡直意味著兒子沒人要。她嚇了一跳,害怕做村裡最老當奶奶的人,連忙瞄兒子的表情,希望從中找出一點破綻,但無果。她不方便像勸他好好學習一樣勸他快快結婚,只好在心裡祈禱兒子說那句話不是認真的。沉默了一會兒,她還是覺得為人母親的,要引導子女,遂補充道:“現在結婚確實小了點,但已經可以談戀愛了,談幾年再結婚,才好。”
朱楠鬱悶不已,怎麼也想不通一瓶雪碧也能引發一場催婚熱。
話題很快消散,蘋果很快被吃完。朱楠躺到床上,開啟電視機,眼睛假裝盯著電視裡的畫面,心裡的餘震很快來臨了。他突然很不喜歡自己的年紀,事業跟愛情聯手起來折磨人。 他翻過身來,靜靜地躺在床上,想到自己如果當初上了大學,現在還沒有畢業,於是想:“早知道這個時候有就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