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部分(4 / 4)

小說:帝國雄兵 作者:莫莫言

謝風雨夕朋友看望留言,意見大多是集中在開篇第一部《鉅變警醒》中,我必須承認這一段是時空“穿越”,說白了,你要說是有意為之也可以。讀者應該有能力看到這些 “穿越”背後的東西即作者實際上是在寫什麼,想體現什麼。這裡主要是寫一種“雄兵”的精神和氣質——(你講“唐、宋、元、清”、“古波斯帝國《孫子兵法》”,“火藥唐”等等,好像沒有這麼嚴重,“公元前的波斯和公元后的大唐相差了一千年,他們是不可能碰面的”,他們在作品裡並沒有碰面——事實上他們可能碰頭的時候已經是“波斯第三帝國”了——請參看原文,就是說沒有根據說“公元前的波斯”和“公元后的大唐相差了一千年”,而在我的文中“他們還要碰頭”——不知道你如何得出這一結論——也許你看花眼了)——關於這一段是寫“雄兵”的精神和氣質,這點本來應該由讀者自己在全文閱讀的聯絡中自我體會感受,現在非要由作者我在這裡越俎代庖說出來,好像視讀者為傻瓜,不符合審美心理學;或者說你看不懂,非要我在這裡提示一下——大多數讀者不會在這裡鑽牛角尖,這是小說,不是對照歷史。實際上在我看來,即使如你所說在相聲中笑話的“關公戰秦瓊”,在這篇小說中唐朝和漢朝放到一起也不是不可以的,當然我還沒有放到一起,沒有犯你說的“常識性錯誤”

既然承認穿越,是一種較自由的時空轉換(跳躍)手法,(或者飛躍),我不做分辯。

“安史之亂居然是清兵入關”這是誤讀吧“從蘇聯解體直接就是成吉思漢”不知何所指?我關心的是你說的——“詞不達意的翻譯痕跡都仿得非常逼真”,請具體一點,對我很有幫助,因為我並不是“亂”寫的,如果真的有“作假”也是違揹我本心的。…

最後說明一下,開篇《鉅變警醒》並不是很重要的,其份量,在總篇幅中充其量佔到1%吧,它和後文的內容並無聯絡,相當於引子一樣的東西,小說的主幹並不在這裡,其實大多數讀者都明白這一點,也並不計較這一章的真實性,沒有人較真(沒有人在這裡學歷史,或查對史蹟),我也不擔心“偽造”歷史的嫌疑——實際上,我在《鉅變警醒》一章中恰恰是核准了時代、年代的大致排鋪,各種穿越,是經得起推敲的,請各位熟悉史學的讀者前去檢閱,我現在不做更動,不會改一個字,看看是不是有風雨夕朋友講的上述問題——但我還是想強調,這裡有個思想方法的問題,這畢竟是小說,這一段是穿越手法——你到底是讀小說,還是治史呢?

“以前學過的歷史、地理跟這全不對照,只能傻臉。”為什麼一定要和以前“學過的歷史、地理” 對照呢?又有哪個小說的讀者在讀到穿越的段落時,要拿“學過的歷史、地理” 對照呢?那什麼叫“穿越”呢?

讀小說不是“按圖索驥”,更不能“刻舟求劍”,讀小說的心態,更忌諱“穿鑿附會”。

你恐怕需要的不是“對照以前學過的歷史、地理”,而是認真全面地把《鉅變警醒》再看幾遍。

文學批評最重實事求是,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