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部分(4 / 4)

小說:乾隆十三年 作者:竹水冷

只歸還部分利息或本金即可,參見滋賀秀三:“中國法文化的考察”,《知識分子文叢》之一,遼寧人民出版社,1989。

'70' 參見高王凌:“清代有關農民抗租的法律和政府政令”,《清史研究》2000:4。

'71' 參見高王凌:“一個理想的追求——十八世紀中國政府的經濟政策”,《十八世紀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政府政策》,第八章二節。

'72'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業化》,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北京,2000,第一章一節。按:此書的缺憾,如伯重本人所說,“是沒有從宏觀的角度對明清江南工業的發展進行分析”(頁33)。又,伯重於1988年以前,尚未考慮過這一問題,仍“沉溺於西方中心主義史觀中而不自覺”(頁36),但這樣是否就打破了“西方中心主義”,和究竟怎樣看待“西方中心主義”,有些問題還需考慮。

'73' 《十八世紀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政府政策》,頁203…205。

'74' 如“藪牧”是指畜牧業;所謂“山澤之利”,是指金玉銅鐵等礦冶、齒牙革角竹木等手工業原料的發掘,以及鹽業等;即令是“園圃”,也不歸小農所有和經營。李零的談話,1989。

'75' 《十八世紀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政府政策》,頁189…190。

'76' 參見《十八世紀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政府政策》,頁224…227。

'77' 參見《十八世紀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政府政策》,頁205…208、213…216。

'78' 參見《十八世紀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政府政策》,頁210…213;奢儉問題,亦成為清末民初思想界的一大問題,參見錢穆:《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商務印書館,1997,頁780…781,蕭一山:《清代通史》,中華書局,北京,1985,頁1853。2參見《十八世紀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政府政策》,頁189、207…208。

'79' 參見《十八世紀中國的經濟發展和政府政策》,頁220…224。

'80' 參見高王凌:“十八世紀經世派芻論”(未刊文稿)。

'81' 這也是我在讀書討論課上對《在中國發現歷史》一書的部分批評(儘管我個人對這一學派頗感“親近”);另外,早在十八世紀之前,中國已經“進入世界”,如棉花和其他美洲作物(玉米、花生、甘薯等)的傳入,國際貨幣(白銀)的流入,西洋曆法、紅衣大炮的輸入,甚至就連“鬼子”打到南京,也曾在明代有過,並非鴉片戰爭才有的。

'82' 如法國學者瓦絮代勒指出,在秘魯編年史家波馬的筆下,西方文化這一舶來品是服從於早已存在的印第安人的時空系統秩序的,因此,“整合”是文化適應的一個極,“同化”則是另一個極,即將印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