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部分(3 / 4)

在棺撐上。當門板腐朽後,上面的包角構件便隨著落人撐內。就在這次巨石的撞擊中,另外一塊玉璧也被丟擲,最後落到外撐前頭的右側處,破裂為3片。

玉器之最

儘管外撐和內棺的左右側壁是緊貼在一起的,但棺撐的頭足兩處卻留有較大的空間,用以存放隨葬品。其中棺的頭前留有約O。5米X1米的空間,形成外槨的“頭箱”,棺的後部約有0。4米X1米的空間,形成外梓的“足箱”。在“頭箱”內分左右平置兩個大漆倉,位於右邊的漆倉盛滿珍珠,珍珠上面疊置了7塊大玉璧。由於漆食朽爛,裡面的珍珠散落滿地,使原本壓在上面的大玉璧也向棺內發生了傾斜倒塌,左邊的漆倉同樣朽爛不存,只有裡邊盛裝的有鑽鑿痕跡的龜板尚可分辨。

除兩個漆奮外,考古人員還在“頭箱”和“足箱”裡,分別發現了一批精美的玉器和陶璧,其中有青玉角杯、鑲玉蓋杯、青白玉蓋盒以及青白玉帶鉤、嵌寶石的銀帶鉤、銅帶鉤等珍品。值得慶幸的是,這批精美絕倫的珍貴器物,雖然經歷了墜石的撞擊和棺撐倒塌崩裂的災難,但都完好如初,靜靜地伏臥在墓穴深處2以X)餘年,一直等到重返人間這一時刻的到來。

玉器是以各種玉石原料,經過採礦、選料、畫樣、鋸料、做坯、打鑽、做細、拋光、刻款等工序製成的玉石製品。在世界範圍內,玉石的產地遍佈歐洲、亞洲、美洲及紐西蘭等地區。據史料記載,在歐洲部分地區和中國)“’闊的土地上,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即開始以玉石製作簡單的工具,當時人們常把質地比一般石材更細膩堅硬、色彩絢麗斑斕的彩石視為寶物,並賦予這些充滿神秘感的“美石”以信仰的崇拜功能。由於生產技術水平低,要加工這些“美石”特別不易,所以琢製成型的“美石”就越發顯得珍貴,這是人類對玉的最初認識。

在古代,中國是盛產玉的大國,因此被稱為“玉的國家”。在新石器時代,人們普遍使用磨製工具,生產技能較之舊石器時代有了重大妞躍。從考古發掘資料來看,中國最旱的玉器出現於距今7儀刃年的新石器時代。在河姆渡文化、大演口文化、良諸文化、紅山文化、龍山文化遺址中,均出土有精美玉器。從玉器形制之奇巧、工藝之精美、選料之準確來分析,當時的玉器製作和使用己比較發達。到了殷商晚期,即公元前l}世紀至公元前11世紀,中國的玉器製作已達到了成熟時期,從1976年安陽殷墟婦好墓出土的755件玉器來看,其中有多件是精美的藝術品。

周代是中國古代禮制最興盛的時期,所謂“禮制”,就是從王侯到平民在社會活動和日常生活中所遵循的行為規範準則。人們平時的衣、食、住、行,乃至婚嫁喪葬,都有嚴格的禮制約束,禮儀在當時被認為具有“通神明,立人倫,正情性,節萬事”的功能。當這種禮制反映在用玉製度上的時候,便出現了一系列禮玉,這些禮玉形制不同,用途各異,名稱繁多,其中最主要的是璧、圭、瓊、璋、唬和磺,合稱為六瑞。這6種玉器組成了中國古典玉器的核心,在傳世的漢碑上尚可見到這6種“瑞玉”的圖形。

玉璧是“六瑞”中出現最早、使用時間最長的一種禮玉。這種器物的特點是圓形扁平,中間有一圓孔。新石器時代江浙地區的良緒文化墓葬中,就出土了大量玉璧,這些玉璧都沒有紋飾,尺寸大小及隨葬數量也沒有統一的格式。玉璧往往被成批地放置在墓主身旁,有的學者認為它們可能與財富觀念和祭祀有關,其形狀大概源於紡輪或圓環形石斧,也有人認為玉璧的出現與祭天有關,反映了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

值得注意的是,從戰國晚期開始,玉璧被用於為死者礆葬,鋪墊在死者的胸前和身後,作為葬禮用器之一。喪葬用璧主要是一種獸面紋璧,猙獰的獸首,大概有驅鬼避邪之意。

兩漢時期,迷信俄緯與厚葬之風盛行,玉璧更成為人們日常禮儀中不可缺少的信物。漢代以後,玉璧的使用逐漸減少,除各代皇室仍用子祭祀外,民間已罕見其物。

綜觀玉璧的發展史,曾經歷了一個產生、發展、鼎盛、衰落的時期,而在每一個歷史發展階段,幾乎都有不同的故事流傳下來。當然,流傳最廣的便是那件價值連城的被譽為“天下所共傳之寶”的和氏璧的故事。這個故事產生於玉璧鼎盛時代的春秋時期,說的是有一個名叫卞和的楚國人,在楚山中偶然找到了一塊上等的玉璞,為了表示忠君之心,他便把這塊玉璞獻給了楚厲王。玉璞是天然玉料,如果不經鋸割,外表看上去同普通石塊沒什麼區別。楚厲王找來玉工鑑別,不知這玉工是出於嫉妒之心還是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