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饒命。”
宋敏舒和舞陽身後的宮人戰戰巍巍跪倒在地,坤和宮內氣氛頓時一沉。
“方嬤嬤,晏嬤嬤,你們二人從今日起教導宋貴妃和舞陽規矩,沒將宮裡的規矩學全了,不許踏出宮門半步。”
“奴婢遵旨。”
“今日伺候宋貴妃和舞陽的宮人回宮後自己去領三十大板,如有再犯,哀家不介意殺雞儆猴。”
“奴婢謝太后恩典。
舞陽一聽太后的處罰,頭埋得更低,銀牙咬了又咬,卻不敢違背太后的意思。
“兒臣謝母后。”
“臣妾謝太后不罰之恩,臣妾從今往後一定好好和方嬤嬤學規矩,以後絕不會丟太后的臉,不連
累身邊的宮人受罰。”
“哀家沒那個臉面讓你丟,你有這份心也不往這群宮人服侍你一場。”
太后語氣緩了緩,皇后一聽,微笑著應聲。
“母后,經此一事,舞陽和宋貴妃必然明白今後該如何行事。今後學了規矩,行事進退有度,他日定會感激母后今日恩德。”
“只要你們少給哀家添堵便是。”
太后話音剛落,宋敏舒應聲附和。
“臣妾怎麼會給太后添堵,太后對臣妾的好,臣妾一定記在心裡,將來好好報答太后。太后讓方嬤嬤教導臣妾規矩,是為了臣妾好,學習怎樣做好一個貴妃。臣妾今日犯了錯,太后生氣,處罰臣妾在雲陽宮思過,臣妾卻知道,太后這是心疼臣妾年紀小,不忍心臣妾日日早起,走大遠的路去給太后皇后請安,太后想臣妾多休息,才找了這樣一個理由。臣妾一定養好身子,學好規矩,不辜負太后的一片良苦用心。”
宋敏舒說得誠懇中聽,看不出半點水分。太后看著小臉上寫滿了嚴肅與真誠的宋敏舒,挑了挑眉,移開視線,喝了一口茶。皇后的嘴角忍不住抽了抽,尷尬一笑。
“宋貴妃能體會太后一片苦心就好。”
皇后還要說什麼,只是目光落到宋敏舒身上時,又打住了說話的念頭。領教了宋敏詭異的舒思維方式後,皇后不想招惹這個不按常規出招的混世魔女。
“你們兩個回自己的寢宮,從今日開始面壁思過,跟方嬤嬤、晏嬤嬤學規矩,半年後哀家不想在宮中看到橫衝直撞不懂規矩的貴妃和公主。”
“是,臣妾(兒臣)告退。”
出了坤和宮,舞陽狠狠地瞪了一眼宋敏舒,冷哼一聲,揚長而去。宋敏舒一扭頭,轉身直奔雲陽宮,方嬤嬤和隨香隨緣緊隨其後,其他幾名宮人尾隨而去。
隨香隨緣和幾名宮人回到雲陽宮就去領了三十板子的責罰,宋敏舒看著隨香隨緣一身傷走進雲陽宮,心中不是滋味。今日因她的一通胡攪蠻纏,連累隨香隨緣和幾名宮人受傷,她心中留了一個疙瘩。太后那邊因今日她這一鬧,想必暫時可以安心。方嬤嬤是太后的人,明著教導她規矩,實則監視她的一舉一動,這個人太后是一定會塞到她身邊,她不過是給太后提供了一個最合適的理由。與其為了猜測誰在暗中監視她而費心,讓方嬤嬤在身邊,卻更讓她放心。
揉了揉眼睛,宋敏舒停下思考,這般費腦子的事,由她做起來,委實難為。此刻她分外想你楊氏的懷抱,想念在宋府悠閒的小日子,只可惜隨著一道聖旨頒佈,她那寧靜的生活從此一去不復返。好在半年不用出門,無需日日面對皇后太后兩張臉,從另一方面來看,對於向來懶散的她,關禁閉也是一件不錯的事情。
“隨香隨緣,你們好好養傷,等傷好了再來服侍我。今日捱了板子的,待傷好後找隨緣領十兩銀子。”
“謝娘娘恩典。”
“娘娘,您習慣了奴婢伺候,奴婢 ”
“隨香,你先把傷養好了再來照顧我,你要擔心其他人不會伺候,就趕緊養好傷。”
“是,娘娘,奴婢一定儘快養好傷。”
“石頭,今日沒挨板子的除了你還有誰。”
“回娘娘,平日在雲陽宮殿內伺候的宮女都捱了板子,宮外處置了四名宮女,如今只剩下四名平日負責清潔灑掃的宮女可用。”
“隨香她們養傷期間,就由這四人服侍我。”
“奴才遵命。”
方嬤嬤站在一側,靜靜地瞧著宋敏舒的一舉一動,只覺雲陽宮裡將事情安排得井井有條的宋敏舒怎麼也不像坤和宮中那個無理取鬧的貴妃,心下疑惑。
“方嬤嬤,你說我剛才的決定對不對。”
“娘娘的做法是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