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敏舒人還在坤和宮門外,聲音已經傳到坤和宮內,緊緊跟著宋敏舒趕來的舞陽聽到宋敏舒的話,氣的咬牙切齒,似這等胡亂潑髒水的人,她還是第一次遇到。
“宋敏舒,你再胡說,本公主撕了你的嘴巴。”
兩個小人兒一前一後衝進坤和宮,卻在宮門處按下腳步。
宋敏舒恨不得從沒出現在坤和宮,最好能暈過去。誰能告訴她,太后不是應該住在慈安宮的嗎?
1、7處罰
太后的目光輕輕落在宋敏舒、舞陽二人身上,平靜無波,二人卻如頭頂烈日身遭刺骨的寒風颳過,僵硬了身體。
“宋貴妃未經通傳,不顧儀態衝進坤和宮,可是有天大的要事稟報皇后,正好哀家也來聽聽。”
宋敏舒當即有種被雷當空劈中的感覺,果然後宮就是後宮,這裡的陰謀永遠寫滿了傳奇色彩,這裡的狗血永遠都貼上了陰差陽錯的標籤。她不過想借此機會鞏固作為舞陽公主死敵的地位,儘可能裝懵懂無知打消太后對她的疑慮,讓將來的日子不那麼難過,卻悲哀地發現這一條路遠比她想象中的難。沒有宮鬥高手的高智商,沒有辯論家舌燦蓮花的本事,僅靠那點不上路的裝傻賣萌,她想在太后跟前混下去,比再穿一次還難。
宋敏舒斂了斂心神,一步一步走到坤和宮中,給太后和皇后行了一個標準的禮。
“回太后的話,是舞陽公主說要做皇上哥哥的妃 ”
“你胡說八道,再往本公主身上潑髒水,本公主定叫你好看。”
“舞陽要叫宋貴妃如何好看,恩哀家到不知道,皇家的公主什麼時候變得如同市井潑婦一般。”
“母后,是宋貴妃汙衊兒臣。”
“放肆。哀家在問宋貴妃話,豈容你插嘴。身為公主,你不但打斷貴妃的話,連哀家的話也敢反駁,舞陽,你可將哀家放在眼裡。”
“母后息怒,兒臣不敢反駁母后,是兒臣實在氣不過宋貴妃胡說八道,往兒臣身上潑髒水,壞兒臣名聲,這才出聲阻擋,兒臣豈敢不敬母后,請母后贖罪。”
舞陽小腿一軟,當即跪在地上,眼睛死死地盯著地面,貝齒緊咬下唇,不敢多說一句話。這一刻,舞陽明明白白感受到太后對她的厭惡,永和帝已經駕崩,現在的太后要整治她,再沒人能護住她。萬安寺半年吃齋唸佛,她心存怨念,一心期盼重回宮中,不想回來後卻是這樣一番光景。現在想來,半年清苦生活只是太后對她的小小警告。她可以和宋敏舒明爭暗鬥,卻不能無視太后之尊。
“宋貴妃,你接著說,舞陽要做皇帝的什麼。”
“舞陽公主說,要做皇上哥哥的妃子,她要搶了皇后姐姐的位子,臣妾怕皇后姐姐傷心,特來告訴皇后姐姐。是舞陽公主要近水樓臺先 ”
“胡鬧,舞陽是皇上的親妹妹,如何得做皇上的妃子。”
“母后,兒臣冤枉。今日兒臣去雲陽宮找宋貴妃是為了解開三日前的誤會,不料宋貴妃不但攔著兒臣,不許兒臣進雲陽宮,還一口咬定兒臣欺負她,要做七哥的妃子。兒臣與七哥是親兄妹,怎會生出這種大逆不道的心思,母后明鑑,還兒臣一個清白。”
“太后,舞陽公主說“別以為你是貴妃就真的是貴妃了”,臣妾不明白,臣妾明明是皇上哥哥封的貴妃,怎麼又不是貴妃。肯定是舞陽公主自己想做貴妃,才專挑臣妾的錯,想讓皇上哥哥討厭臣妾,不要臣妾做貴妃。”
宋敏舒打定主意胡攪蠻纏,不管是最初決定纏皇后還是現在不得已纏上太后,她的目的就是做足一個孩童的姿態。朝堂上張宋兩黨相爭,後宮中太后肯定不會厚待她,她要做的是儘可能減弱太后對她的防備心。再者小孩子之間的戰爭本就是三言兩語沒對上挑起的,不比大人之間的明爭暗鬥,她才五歲,胡鬧是天性使然,即便是太后因此治她的罪,也是舞陽出言不遜在先。
“說的什麼混賬話,是一國貴妃能說得出口的。哀家不知宋夫人是怎麼教養女兒的,竟為東啟教匯出一個口無遮擋的貴妃。”
太后一聲呵斥,宋敏舒小身板縮了又縮,小嘴一癟,好不委屈。
“太后,不關孃的事,是臣妾沒好好聽孃的話。是舞陽 ”
“閉嘴,今日的事不管是誰出言不遜在先,你們兩個都給哀家回去面壁思過半年。如有再犯,哀
家定嚴懲不貸。”
“今日宋貴妃和舞陽身邊當值的宮女都幹什麼去了,不知勸著貴妃和公主,任由事情鬧大,這就是你們伺候主子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