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只有幾個只會吃飯的大臣,已是離水之魚,斷翅之鳥,何必憂之。倒是李定國、白文選之流不滅,讓其成勢,又借永曆帝之名,必為大清之患。”
順治帝見眾大臣爭論不休,依然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心裡已經煩了。他止住眾人,默想一陣後,說:“朕認為,不管是本是末,都以消滅為當!”
鰲拜聽了大喜,依皇上之意,是不裁軍。因為既然要平亂,便得用兵。於是,他立刻說:“皇上聖明!”
順治帝說:“鰲拜暫且別說朕聖不聖明,讓朕先說來聽聽。”停頓片刻,掃視眾人,見眾人斂聲屏氣地聽著,又說:“只是關鍵不在於讓不讓平西王去滅,而是平西王會不會去滅?”
索尼說:“依皇上之意,准許平西王出兵麼?”
順治帝說:“是的!”
索尼沉思一會說:“准許平西王出兵,既可平亂,又可削軍,確實有理!”
鰲拜幾乎要笑出聲來。蘇克薩哈譏笑道:“此話還用得著大人說麼?我們早已明瞭在心。”
順治帝止住蘇克薩哈,繼續說:“那麼,如何才能使平西王不以名為出兵,實則養兵之計矇蔽朕呢?”
鰲拜說:“這個容易!只需派人去監視平西王即可!”鰲拜心裡也並不希望吳三桂過分強大,使自己與吳三桂之間失去均衡。
順治帝問:“依愛卿之意,派誰去呢?”
鰲拜說:“臣認為此人既有敏捷之頭腦,能洞察幽微,又要有超人之膽氣,不至於被吳三桂所懾服!”
遏必隆說:“臣認為還有更重要的一點。”
順治帝問:“是什麼呢?”
遏必隆說:“此人必須忠於皇上。”
順治帝笑道:“朕如何知曉其人忠於不忠於朕呢?”
索尼說:“確實難以知曉?”
鰲拜說:“臣有一論,不知當說不當說。”
順治帝說:“但說無妨!”
鰲拜說:“依臣看來,人之忠貞與否,在於其心,非於其表。若要知之,實在比登天還難。因此,臣認為,既然無法得知其裡,便只有依據其表。”
順治帝問:“依據其表怎麼說?”
鰲拜說:“漢人百姓與漢人官員來比,官員比百姓更忠於聖上;漢人與滿人相比,滿人比漢人更忠於聖上;滿人百姓與滿人貴族來比,滿人貴族比滿人百姓更忠於皇上;而貴族之中,又以皇親國戚最忠於皇上。”
順治帝笑道:“為什麼會這樣呢?”
鰲拜說:“因為利益所驅使。”
順治帝想了想,覺得有理,便問:“依愛卿之意,派誰去最合適?”
鰲拜說:“派學士麻勒吉,侍郎石圖二人前去最合適。”
二、石圖請求順治帝賜給他與麻勒吉尚方寶劍
順治帝等索尼、遏必隆、蘇克薩哈、鰲拜四人離去之後,又獨自沉思起來。他在考慮自己不削吳三桂之兵力,反讓吳三桂出兵之舉是否妥當。
他思來想去,還是覺得此舉就目前形勢來說,是最為妥當的了。下一步是如何監視吳三桂,使吳三桂必須依旨出兵,令其不敢有妄想!
他想到鰲拜舉薦的麻勒吉、石圖二人。按鰲拜之理論,學士麻勒吉、侍郎石圖確實是監視吳三桂的最佳人選。然而,令順治帝有所不安的是,他感覺鰲拜今日與往日有所不同。他覺得鰲拜似乎對吳三桂出兵之事熱情得有些過了頭。如果鰲拜沒有私人目的,自己倒是多心了。如果鰲拜確有私人目的,那自己便得憂慮了。然而,鰲拜會有什麼目的呢?想來想去,順治帝又否定了自己。
正因為順治帝覺得鰲拜沒有私人目的,所以他決定召見麻勒吉和石圖二人。
麻石二人依旨來見。
順治見了二人,心裡又不似以前踏實了。他覺得自己應先徵求一下他們的意見為上策。於是,他說:“朕要二位愛卿來,想問二位愛卿一事!”
麻石二人一副洗耳恭聽的樣子。
順治帝說:“朕想依平西王之奏,讓其出兵平亂,不知二位愛卿意下如何?”
麻勒吉說:“皇上此舉英明!”
順治帝問:“此話怎講?”
麻勒吉說:“皇上所慮在於平西王是否擁兵自重對抗朝廷。皇上依平西王所奏,既可以不給其生亂之口實,又可削弱其力量。”
順治帝見石圖不開口,便問:“依石圖之意呢?”
石圖說:“臣認為,對於目下來說,這不失為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