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3 / 4)

小說:吳三桂發跡史 作者:炒作

意!”

汪士榮說:“可是為何沒有這樣呢?”

達賴喇嘛說:“因為人類還存在民族狹隘,種族歧視,功利思想,所以才會有禍亂,有戰爭,正如大人一樣,為了奪回所謂的江山,不惜挑起民族大戰!”

汪士榮笑著說:“這麼說來,達賴喇嘛也會像神一樣保護滿人麼?”

達賴喇嘛說:“正是。只要他們尋求得到達賴的保護。”

汪士榮問:“如果朝廷要達賴喇嘛將撤到西藏尋求保護的我們交出去,讓他們處置,達賴喇嘛會這樣做嗎?”

達賴喇嘛肯定地說:“不會!”

汪士榮嘆口氣說:“我真不明白,達賴喇嘛為何會這樣?”

達賴喇嘛問:“大人知道達賴喇嘛是什麼意思麼?”

汪士榮問:“什麼意思?”

達賴喇嘛說:“達賴喇嘛就是大海一樣的神。”

汪士榮立即聯想剛入西藏時的那幕,那種孤獨與窒息頓時瀰漫全身。

第十一章 康熙撤藩

一、尚可喜上疏要求歸老遼東

汪士榮風塵僕僕歸來。

吳三桂得知西藏達賴喇嘛同意自己萬一失敗,可撤往西藏,並答應不幫朝廷對付自己時,吳三桂更加躊躇滿志,甚至有勝券在握的感覺。

他立即將方獻廷、胡守亮叫來,與汪士榮和自己一起商量下一步如何走。

吳三桂環視三人一眼,心中十分愉悅。他覺得有此三人作自己的謀士,有眾位大將作自己的先鋒,自己定能成就大事。

吳三桂將近來已策反孫延齡和與西藏達到某種默契的事告訴胡守亮和方獻廷二人。方胡二人聞之,大為吃驚,以異樣的目光凝視著平西王身邊的汪士榮,心想:這個年輕人真不簡單!難怪這段時間平西王多次倚重他。只是,心中有了一絲酸澀。

吳三桂問眾人:“既成今日之勢,下一步該如何走?”

方獻廷看了看汪士榮一眼,說:“方某認為下一步該試探皇上對於三藩之態度。”

吳三桂心中暗笑:歷來沉穩的方兄今日也沉不住氣了。看來是被汪士榮給逼的。吳三桂笑著問:“如何試探?”

方獻廷說:“方某認為讓平南王尚可喜上疏乞請歸養,將王爵之位襲於尚之信,皇上之態度便可一試而知。”

吳三桂歎服方獻廷之計,但他為了讓方獻廷有展現之機會,同時也令汪士榮不可小看方獻廷,便故作不解地問:“為何要選尚可喜一試?我吳某便不能試麼?”

方獻廷說:“公子一試有三害:一是萬一皇上準了,大權旁落他人;二是萬一皇上準了,矛盾會集中於公子一人;三是皇上準與不準,公子都一時沒有發動之理由,而讓尚可喜一試恰恰有三利:一是平南王府這權本已落入尚之信之手,皇上同不同意,對平南王的傾向均無影響,尚之信與我們同心的;二是如果因皇上准奏而引起不良反應,首當其衝的是尚之信而非公子;三是皇上準與不準,公子都無關係,因為公子進可攻,退可守。”

汪士榮本是漫不經心地在聽方獻廷說著,當方獻廷說完之後,汪士榮為之心驚。我道吳三桂為何能有如此局面?原來身邊竟有如此傑出的謀士!

吳三桂斜乜汪士榮一眼,見汪士榮對方獻廷滿是敬佩之色,心中漸慰。他知謀劃之士多是文人書生,而文人書生之間又多歧視。這也正是他一直讓汪士榮的活動處於秘密狀態的原因。如今見汪士榮對方獻廷並不敢輕視,心裡怎能不高興。

吳三桂又問:“此次試探,到底有無必要?”

方獻廷答道:“有!”

吳三桂問:“為何?”

方獻廷說:“依方某看來,皇上撤藩之心甚堅。至於是否同意,其原因並不在於他是否真心,而在於他目前之勢力。方某推知,皇上若有必勝之把握,必會同意撤藩,皇上若無取勝之把握,必不會同意撤藩。我們正好趁此機會調整自己的方案。”

吳三桂問汪士榮與胡守亮意下如何?汪士榮與胡守亮齊聲稱好!

吳三桂便說:“我看要尚可喜上疏乞歸養老並非易事,方兄老成持重,就走一趟吧。”

方獻廷得到旨意,便火速趕到廣東。

尚之信在自己的密室接見了方獻廷。他知方獻廷在平西王府的地位非同一般,是少數幾個可以稱平西王為公子的人之一。所以,尚之信便開門見山地問:“方大人此來,有何指教?”

方獻廷說:“之信賢侄,我觀你父平南王已近耆耄之年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