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圖見吳三桂認同,不敢再提出異議。
吳三桂命人送去。
可是,過了數日,卻無訊息。石圖心中焦急,總在吳三桂身邊嘮嘮叨叨。吳三桂也不理睬他。
之後,信使回來,將緬甸國王的回信交給吳三桂。吳三桂看了,再交給石圖。
石圖認真地看。緬甸國王說他並不知曉朱由榔已進入自己的國土,接到吳三桂的信之後才知有此事。並說他已經派軍隊四處搜查去了,若能擒到他,必送來。
石圖看完之後,並不言語。他心中卻對此信有所懷疑。因為朱由榔率領那麼一大幫子人進入了他的國土,他不可能不知道。他之所以說不知道,是想以此為藉口拖下去。
吳三桂見石圖不語,便問:“欽差大臣有何指教?”
石圖說:“只怕緬甸國王有詐。”
吳三桂說:“願聽其詳。”
石圖說:“我慮緬甸國王已與朱由榔交好,不想將他交出來。所以,以此信來糊弄我們。”
吳三桂問:“依欽差大臣之意,該如何辦?”
石圖說:“我認為我們不能這樣死等!”
吳三桂說:“不死等又能怎麼樣?”
石圖說:“平西王可再派人到緬甸去,限定日期要緬甸國王發兵擒拿朱由榔,使他無法拖下去。同時可起兵進發,敲敲緬甸國王,使他不敢搪塞我們。”
吳三桂沉思片刻,說:“欽差此計甚高。”然後,便派人再去緬甸王宮,要緬甸國王限定出兵日期。同時告訴緬甸國王,自己已經發兵,要他們在猛卯迎接。
信使走後數日,吳三桂便命令副都統何進忠,大將沈應時,馬寧等率領隊伍由騰越出發經過隴川,到達猛卯。
何進忠是在順治十八年三月率軍到達猛卯的。可是,他們到達之後,並不見緬甸軍隊來接。何進忠便命人前去打探,得知緬甸軍在路上與李定國遭遇,打得難分難解,無法前來與他們會師。
何進忠心中急了。他將沈應時、馬寧叫來,一起商量對策。
何進忠問:“我們可否與緬甸軍夾擊李定國?”
馬寧說:“不可!我軍本已是孤軍深入,極其危險,若李定國與緬甸串通,後果將不堪設想!”
沈應時說:“那我們乾脆撤回去!”
馬寧說:“也不可!我們尚未與緬軍會師,不知緬甸國王的意圖是什麼。這樣回去,是無功而返,於事無補。”
何進忠說:“進也不能,退也不能,如何是好!”
馬寧說:“何都統勿憂,我有一計。”
何進忠問:“何計?”
馬寧說:“我們只需造出與緬甸軍夾擊李定國的聲勢,卻並不真正進軍。若緬甸軍與李定國沒有勾結,李定國必懼我與緬甸夾擊而逃去。若緬甸軍與李定國勾結,李定國必不會離去。但我們不去,也不會上當。”
何進忠聽了,說:“此計甚妙!”
於是,何進忠令人造出要與緬甸軍會合,夾擊李定國之軍的聲勢。
不久,李定國的軍隊便退了,而緬甸軍來到猛卯。
何進忠與緬甸軍統領商量好進軍計劃,正待發兵,叢林之中突然出現白白森森的霧氣。
緬甸軍見之大驚,說是毒瘴。
清兵不信,因為他們在那森林之中,已經遇到過這種霧氣,並沒有毒。他們認為緬甸軍之所以說有毒,是不肯與他們去擒拿永曆帝。
幾個膽大的清兵要到瘴氣中去試試,結果死在瘴氣之中沒再出來。
年老的清兵說:“永曆帝氣數未盡,這樣貿然來擒拿他,已得罪了天神,所以降此毒瘴來懲罰我們。”
眾清軍聽了此言,紛紛要求撤退。
何進忠見軍心渙散,只得下命回撤。
五、吳三桂巧計穩軍心
何進忠率軍回撤,無功而返。吳三桂見之,心中大喜。連忙問何進忠何故如此?何進忠以實情相告。
吳三桂聽了,一言不發,內心在猜測:這到底是一種自然現象?還是真有神靈在顯靈呢?難道說永曆帝的氣數真的未盡?
吳三桂命令軍隊繼續休息,原地待命。
可是,有一件意想不到的事發生了。
吳三桂所率軍隊,來源十分複雜,人心並不齊整,只是迫於勢力而不敢妄動。但長時間地待在此地,既不見進,也不見退,心裡本已生怨氣。而何進忠之軍遇瘴氣回撤之事,被何進忠的部下在軍中傳得沸沸揚揚,使得士兵們